天氣漸熱,作為餐飲界的“網紅”,小龍蝦已蠢蠢欲動,欲重出江湖。被小龍蝦挑動味蕾的,不僅僅是食客,還有各路資本。《金證券》記者發現,最近兩年多家上市公司挺進小龍蝦產業,這樣的場景記者接觸的圈內人士倒是見怪不怪,“每年小龍蝦快上市前,都會來一波新人,幾個月過后小龍蝦遇冷,行業內就會死一批,直到來年再出現新的玩家。”
又聞廝殺聲,小龍蝦爬進研報里
最新入局的是湊湊火鍋,它也是在港上市的呷哺呷哺旗下高端火鍋品牌。公開資料顯示,湊湊火鍋于4月12日陸續在全國門店推出小龍蝦火鍋,單鍋199元。小龍蝦一直被視為夏日夜宵的霸主,湊湊入局小龍蝦市場也表明了其延伸夜宵的決心。據了解,湊湊創立之初,CEO張振緯表示,低翻臺率使火鍋業態自帶短板,湊湊通過增加茶飲和宵夜,從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對低翻臺率進行調整。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小龍蝦屬于夜宵的范疇之一,小龍蝦火鍋的推出,能有效地延長湊湊火鍋的消費時段,并為湊湊在夏季這樣的火鍋淡季增加營收。
《金證券》記者盤點發現,目前與呷哺呷哺同站在小龍蝦賽道的,還有安井食品(603345)。這家公司于2018年1月參股洪湖新宏業公司19%股權,布局速凍小龍蝦市場,同年3月底正式發布“洪湖誘惑”速凍小龍蝦品牌。
不少跨界選手也盯上了小龍蝦,且出手不凡。去年5月21日,上市房企美好置業(000667)宣布將投資20億元在湖北省監利縣建設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而后的7月9日晚間,美好置業再次公告將在洪湖市投資建設“雙水雙綠”(綠色水稻、綠色水產)生態農業產業園項目,總投資規模約80億元。值得一提的是,湖北監利縣和洪湖市均盛產小龍蝦,美好置業看中的恰是小龍蝦帶來的市場潛力。
繼2017年6月正式上線銷售小龍蝦產品后,去年10月23日水產供應鏈龍頭國聯水產(300094)(300094)與湖南益陽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協議書》,將在益陽政府的支持下,與當地小龍蝦加工企業設立合資企業,該加工企業以其全部資產注入合資企業,公司以合資企業為主體進行小龍蝦產業的發展。彼時,有券商研報稱,公司此次與湖南益陽市政府簽訂招商引資協議,是打造小龍蝦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
吃貨的力量,小龍蝦成長為千億市場
資本熱捧的背后,是在消費者的唇齒留香之間,小龍蝦消費已經迅速成長成一個千億市場。據《2018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全國小龍蝦全社會經濟總產值約2685億元,增速高達83.15%,而當前國內小龍蝦的需求總量約為190萬噸,其中餐飲需求140萬噸、加工需求50萬噸,但國內供給僅90萬噸,需求缺口近100萬噸。小龍蝦產業的發展空間可謂異常廣闊。
“行業相當分散,遠未形成穩定的產業格局,導致小龍蝦發展和整合空間大。換言之,這個產業沒有巨頭和霸主,上市公司爭先進來,也是因為產業整合和市場開拓的野心。”《金證券》記者接觸的滬上券商分析師分析,上市公司進軍小龍蝦產業具有突出的優勢,一方面品牌認可度高,資金雄厚,所以很多公司不甘于入股,而是開建產業園,把控上游資源;另一方面,部分布局公司的餐飲、電商渠道資源,與小龍蝦銷售渠道重合,有利于開辟新的利潤增長點。
不過,從目前來看,絕大多數上市公司仍然處于蓄勢階段。國聯水產今年4月10日公告顯示,公司預計第一季度實現凈利潤約500-1200萬元,凈利潤略有所減少,主要原因是公司小龍蝦等業務拓展,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比上年同期有所增加。據了解,目前國聯小龍蝦加工廠已完成技改工作,計劃4月21日正式開業。益陽工廠預計日產小龍蝦成品量為150噸/天,投產后第一期產值達到5億以上,第二期產值達到10億以上,產品主要包括清水蝦、調味蝦、蝦尾和蝦仁。去年年底,國聯水產也開啟了小龍蝦的全國招商。
美好置業在2018年報中談及現代農業業務,透露公司完成湖北省洪湖市、監利縣土地流轉10萬余畝,完成1.6萬畝蝦稻田改造。實現種養8019畝,其中1600 畝完成蝦稻池改造并進行蝦稻共作。由于安井食品去年年報還未披露,關于小龍蝦的最新進展還不可得知。
春天來一批,冬天倒一批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在港上市的周黑鴨,就搭乘小龍蝦的“東風”,投資10億元在湖北潛江建設“聚一蝦”小龍蝦項目,占地450畝,用于生產周黑鴨鹵蝦。但僅僅上市三個月后,周黑鴨小龍蝦產品就“涼涼”了,公司管理層給出的答案是因為“生產線尚不具備規模生產能力,而公司正在建設小龍蝦的生產線”。雖然小龍蝦隨后再度上線,但從市場表現來看,眾多消費者對周黑鴨小龍蝦給出的評價是“太干”、“太咸”等批評性意見,并未成為期待中的爆款。業內人士分析,從消費端來看,喝啤酒吃小龍蝦需要場景消費,而周黑鴨憑借電商銷售,單一外賣很難達到理想的水平。
此前,招商證券(600999)研報也指出,龍蝦行業的天花板依舊可見。第一,經營狀況不平衡現象存在,淡旺季矛盾制約行業發展;第二,小龍蝦產業正處紅海,各項成本持續走高,利潤空間被一再壓縮;第三,小龍蝦行業發展地域性差異明顯,飲食文化與經濟指數影響深刻,并不適合全國推廣,市場容量有限;第四,因缺乏統一的生產標準,食品安全的不良輿論和小龍蝦的安全性制約小龍蝦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事實上,隨著小龍蝦行情火爆,而認可的產地資源有限,導致整個市場要素水漲船高。據悉,現在湖北潛江養殖龍蝦的土地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承包費用也在逐年上漲。當地居民吐槽,由于來的資本過多,“我們也吃不起龍蝦了。”
南京某龍蝦餐飲老板告訴《金證券》記者,“賺四個月,虧四個月,平四個月”成為小龍蝦行業普遍的情況。每年龍蝦快上市前,市場會一下子涌入很多新人。一旦旺季過去,行業里就會死一批,但來年春天又會來一批新的玩家,“別看現在龍蝦漲價了,但我們的利潤反而降低了,因為做龍蝦的越來越多,我們也擔心,說不定哪一天龍蝦就過氣了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