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盛夏,如果再遇上連續高溫天氣,我將不會那么忐忑……”昨日,大連海參養殖戶陳女士語氣輕松地說。最近,她剛為自家近400畝海參圈購買了“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有了這份保障,她心里踏實多了。
“去年夏天,罕見的高溫災害導致大連地區圈養海參死亡率高達80%左右。更悲哀的是,當年,大連僅有兩家海參養殖戶投保了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絕大多數海參養殖企業和養殖戶都在‘高危裸奔’。當面對重大自然災害損失時,他們沒有保障,頗為無助。”瓦房店市海參協會會長王明利表示,經過去年的高溫災害,今夏,大連海參養殖產業的保險意識突然驚醒。初步預計,投保的海參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將有幾十戶,投保養殖海域的面積或將達上萬畝。
從兩戶到幾十戶
陳女士在瓦房店市謝屯鎮及其周邊海域有多個海參圈,這一次,她為其中6個海參圈、共計近400畝養殖海域,投保了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我們投保的這家保險公司,保費為每畝每份180元,一畝投保最多不超過5份,最高賠償額為每畝每份2000元。”陳女士介紹,她家有的海參圈投保了5份,有的則投保了4份或者3份,共計交了20多萬元的保費。
陳女士養殖海參近20年,她承認自己曾經保險意識淡薄。“最近幾年,我每年都想買‘海參保險’,但最后不是抱著僥幸心理放棄了,就是因各種原因錯過,說到底還是不夠重視。去年,我家的海參圈遭遇了嚴重高溫災害,損失高達1000多萬元,因為沒有保險,所有損失都得我們自己承受。”痛定思痛。今年,她第一時間給自家大部分海參圈買了氣溫指數保險,為這項既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又是靠天吃飯的高風險養殖事業設立了一道“防火墻”。
“去年,大連共有2家海參養殖戶投保了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投保的養殖海域總面積為1000畝。去年夏天,大連等地發生高溫災害,那兩家投保的養殖戶一戶獲賠360萬元,另一戶獲賠160萬元。”一位資深業內人士介紹,那筆賠償金對他們至關重要,為其災后再生產提供了寶貴的資金。
“從去年的兩家海參養殖戶投保,到今年的幾十家投保,說明大連海參養殖產業在經歷了去年夏天的那場高溫災害之后,保險意識整體提升,參保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王明利坦率地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觸發溫度”悄然提升
記者了解到,去年,大連參保的兩家海參養殖戶所交保費共計26萬元。而最終,他們共獲得了520萬元的賠償,賠付率高達2000%!
“對于保險公司來說,如此高的賠付率意味著巨大的風險。而且不少人預判,今年夏天,大連很有可能再次出現連續高溫天氣,對此,相關保險公司應該會進一步繃緊風控的神經。”上述業內人士表示,畢竟,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是一項理賠時“不看損失,只看溫度”的全新保險產品。即保險合同中約定好“觸發溫度”后,在保險期內,只要日平均氣溫超過觸發溫度,就將發生賠償。保險期滿后,投保的海參養殖企業或養殖戶無需向保險公司提供任何損失證明材料,只憑據超過觸發溫度的累計數值,就可以獲得相應的理賠。
“去年,一家保險公司對瓦房店地區觸發溫度約定為25.9℃,而今年則提升了3.1℃,達到29℃。”一位投保的海參養殖戶表示,今夏,相關保險公司不約而同地提升了觸發溫度,這其實便是它們的一種風險控制措施。
50%,一道防火墻
事實上,早在2013年,大連海參養殖產業就開始嘗試“海參保險”,然而,當時國內鮮有保險公司愿意做這種高風險的保險產品,只有一家法資保險公司率先在瓦房店地區試水“海參險”,但結果卻“沒有預想得那么美麗”——由于養殖企業和養殖戶保險意識淡漠,實際投保者寥寥無幾。
2015年,國內一家保險公司首度在大連推出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遺憾的是響應者不多。不過,今年,情況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已經有三家保險公司與我們協會溝通確認,今夏都會推出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其中一家保險公司已經開始行動了,初步估計,已有約40家海參養殖企業和養殖戶在該公司投保。另外兩家,隨后也將開始行動。”王明利表示,另外,以往,瓦房店地區在“海參保險”上比較積極,但今年,普蘭店、莊河等地的海參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投保熱情高漲,開始紛紛參保。
“今年,僅瓦房店地區就有15家海參養殖戶(養殖企業)投保了我們公司推出的海參養殖氣溫指數保險。現在,今年的此項保險已截止,但仍不斷有海參養殖戶咨詢,以及想要投保的。”某保險公司瓦房店市支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明年,該公司有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此項保險的覆蓋面,以便為更多海參養殖企業和養殖戶提供保障。
王明利表示,目前瓦房店地區海參養殖海域面積約二三十萬畝,粗略統計,今夏投保的養殖海域約占5%~10%。“我認為未來大連海參養殖產業的投保率應該在50%以上,這樣才能大大提升整個產業的抗風險能力,推動產業健康、穩健、長遠發展。為此,我們也呼吁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對‘海參保險’給予一定的補貼,助力其快速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