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黃海水產研究所完成的“石斑魚種質庫和遠緣雜交育種技術創建及產業化應用”項目榮獲山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創建了石斑魚育種活體庫、冷凍庫及信息化平臺,在我國北方實現了石斑魚種質多元化長期保存及產業化應用;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石斑魚精子冷凍庫,冷凍保存了10多種石斑魚精子,實現了石斑魚種質資源的長期保存,并率先研發了石斑魚遠緣雜交育種技術,在國內首次培育出云紋石斑魚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種。
“石斑魚是我國珍貴的魚類種質資源,但是石斑魚種質資源面臨衰退現象。”黃海水產研究所研究員田永勝表示,長期的集約化養殖和近親繁殖導致養殖石斑魚種質退化、病害瀕發。另一方面,由于石斑魚育種技術研究相對滯后,養殖企業面臨養殖新種質缺乏困境,這些都嚴重影響著石斑魚產業可持續發展。因此,在我國北方開展石斑魚養殖,首先必須解決種質資源收集和長期保存、育種核心群體構建、養殖新技術和新品種的研發、健康養殖新模式的創新等問題。
“該項目實施之前,石斑魚在我國北方養殖還是空白,國內在石斑魚繁育技術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苗種成活率極低,養殖品種單一、良種缺乏等問題制約著石斑魚養殖產業健康、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田永勝告訴筆者,團隊開展了石斑魚種質庫的建立和遠緣雜交育種技術的研究,實現了“南魚北育、南魚北養”的新突破,獲得多項創新性成果。
“我們將群體選育、雜交育種、精子冷凍保存等技術相結合,創建了石斑魚遠緣雜交育種技術,在國內首次培育出云紋石斑魚和鞍帶石斑魚的雜交種。”田永勝說。
該項目實現了在北方石斑魚種質多元化、長期保存及產業化應用;創建了國內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石斑魚育種活體種質庫,建成我國北方種類和數最多的石斑魚活體種質庫;建成了國內第一個石斑魚精子冷凍庫,冷凍保存10多種石斑魚精子,實現石斑魚種質資源長期保存,并將冷凍精子廣泛應用于石斑魚雜交育種和優良苗種大量培育。
該團隊將石斑魚精子冷凍保存技術和精子冷凍庫建立技術應用到石斑魚雜交育種和優良苗種的大規模培育,培育苗種達1700余萬尾。解決了石斑魚人工繁殖生產中精子量不足的問題,克服了石斑魚雌雄魚成熟不同步以及不同品種之間的生殖隔離、地理隔離問題。目前,該項目成果已推廣至河北、天津、山東、浙江、福建、廣東、海南等省市,并且將云龍斑苗種推廣至日本和韓國,創造經濟效益達10億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