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模式有很多,南方的土、膜外塘養殖,江蘇土塘小棚養殖,北方的室內工廠化循環養殖、赤壁市的水槽式循環水養殖等等,各地可以說根據當地的水質氣候條件設計適合自己的養殖方法,獲得不錯的養殖效果。
據了解,海南省海口市養殖戶江哥經過捏合各種水產養殖模式的優點,發現了一種分段式的循環養殖模式 ,該模式可以大大縮短養殖時間,對蝦養殖60天可收蝦。
經了解,這種模式將養殖過程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水泥池淡化標粗。在水泥地標粗主要是便于管理,早期的喂養更充分,并且不浪費成本,而且成活率也高,腸道健康后期才能健康成長。第二階段,棚內膜池青年池養殖,待對蝦成長到中期,將對蝦移動至棚內膜池養殖。這樣主要是對蝦中期養殖跟標粗不同,需要的投喂飼料也不同,將蝦苗移除主要也是騰出空間,以實現月月可以投苗,月月可以出蝦的目的。第三階段,外塘膜池養大蝦,將大蝦移苗到外塘,便于調水與后期的抓蝦。
據介紹,江哥5月5日進苗,7月4日開始抓蝦,養殖周期60天,平均32條/斤,畝產平均3200斤/畝,下面分享各養殖階段操作如下:
第一步:水泥池標粗,12平米/口池,放苗3~4萬尾,鹽度12格水,養殖周期13~15天,移塘。
第二步:15天后,對蝦平均規格250條/斤,活力,均勻度都很好,移過200平的膜池。移苗7~8萬尾,養殖周期18~20天左右,養殖過程鹽度通漸漸淡化至6~7格水,以活菌調水為主,加換水以淡水為主。
第三步:當對蝦規格在80~90條/斤,移苗到外塘,移苗采用抓蝦框干水運輸。養殖過程鹽度在6格水,以活菌調水為主,加換水以淡水為主,
外塘膜池養殖,平均面積1.4畝,移苗11萬尾/畝,養殖時間25天~30天,抓蝦平均規格32條/斤,畝產3200斤以上。
整個養殖過程60天開始抓蝦,可根據市場需求抓蝦,也根據池子蝦的密度情靈活抓獲,但外塘養殖周期不會超過30天,所以基本做到每月進苗,每月抓蝦的循環式養殖,還可以減少價格風險。
因分階段式養殖最關鍵的就是移動過池,所以他總結了以下兩個要點供養殖戶參考:
養殖要點1
分階段養殖主要目的是縮短養殖周期,減少由水質惡化引發疾病風險,但是移苗過塘卻很關鍵!總結重點在于蝦子是否很健康!健康活力好抵抗力強的蝦子移過塘成活率一定高,首先從選苗開始,苗子要好,要適合淡化養殖,其次在出苗前還要第三方檢測過關才出苗。
養殖要點2
養殖過程調水基本以有益菌為主,水質好喂料量要足,蝦長得快,活力強,移苗過外塘也很快恢復,移苗過塘第1餐為1/3,第2餐為2/3,第3餐很快恢復,外塘17萬苗一餐吃到78斤料。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