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新聞網記者從黃海水產研究所獲悉,日前在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等項目支持下,黃海水產研究所陳松林研究員團隊、中山大學林浩然院士團隊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李偉明教授團隊等,聯合完成了鞍帶石斑魚(龍膽石斑)的全基因組測序和基因組圖譜繪制,并解析了其先天性免疫和快速生長的基因組學機制。研究成果在國際重要學術刊物《分子生態資源》(Molecular Ecology Resources)上在線發表。
石斑魚是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經濟魚類。鞍帶石斑魚,俗名龍膽石斑、龍躉,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的一種石斑魚,具有抗病力強、生長快速、味道鮮美等特點,因而廣泛應用于石斑魚雜交育種和良種選育。作為體型最大的肉食性巖礁魚類,鞍帶石斑魚對于巖礁生態系統亦具有重要影響。
研究人員采用二代測序和HiC三維基因組技術,構建了染色體水平的鞍帶石斑魚基因組圖譜,結果顯示鞍帶石斑魚基因組大小為1.086Gb,含有24718個蛋白編碼基因。進化分析和共線性分析顯示,鞍帶石斑魚與三棘刺魚關系最近,分化時間距今約1億年,兩者的部分染色體發生了融合或分裂;與其他魚類基因組的比較基因組學分析發現,鞍帶石斑魚具有較完善的先天免疫系統,其中一些參與先天性免疫的基因家族(如NOD-like家族)發生了顯著擴張,并發生了顯著的DNA序列變化(正選擇);同時,一些激素信號傳導通路的關鍵基因亦受到正選擇,可能與其生長快速的生物學特征有關。
鞍帶石斑魚基因組精細圖譜的完成,為解析石斑魚科魚類生長、抗病等重要經濟性狀的分子機制奠定了重要基礎;同時,鞍帶石斑魚全基因組數據也為石斑魚雜交育種及良種選育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基因資源,對于推動石斑魚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