驗 收 成 果
針對石斑魚營養需求參數和原料利用率數據庫缺乏、優質蛋白質資源日益短缺、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產品品質與安全令人擔憂等一系列問題,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團隊自“十一五”以來,在國家海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國家公益性行業科技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下,以我國具有代表性的石斑魚養殖種類——斜帶石斑魚和珍珠龍膽石斑魚為研究對象,以營養需求和營養代謝研究為中心,結合生理生化、營養免疫、組學技術和環境生態學等方法手段,開展了石斑魚精準營養研究、開發出石斑魚高效飼料并推廣應用。
近日,由廣東水產學會組織的以林浩然院士為組長的專家組對廣東海洋大學牽頭完成的“石斑魚精準營養研究與高效飼料開發”成果進行了評價。專家組一致認為,本成果在石斑魚全周期養殖營養需求參數與原料數據庫構建、新蛋白源與飼料添加劑開發應用等方面創新性突出,提高了石斑魚飼料國產化率、配合飼料普及率以及優質蛋白源自給率,有效解決高效飼料和優質蛋白源受制于國際市場的“卡脖子”問題,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應用前景廣闊,有力推動海水魚飼料產業和養殖業健康持續發展,整體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1)研究了石斑魚養成期三個不同生長階段的主要營養需求參數。
(2)構建了25種常用飼料原料生物利用率數據庫。
(3)開發了昆蟲蛋白、脫酚棉籽蛋白等新型蛋白源,初步闡明了非糧蛋白源影響石斑魚腸道健康與代謝利用的機制,并建立了高比例魚粉豆粕替代技術。
(4)研制免疫增強劑、微生態制劑等一批新型功能性添加劑并建立其應用技術。
(5)集成安全高效環保飼料精準配制技術并推廣示范,構建了一套適合石斑魚養殖的高效安全飼料生產技術體系。
主 要 創 新 點
(1)系統構建了石斑魚養成期三個不同生長階段(前、中、后期)主要營養素的需求參數、25種常用飼料原料生物利用率數據庫,克服了國際上通常以幼齡動物營養參數研究為基礎并進而模糊推測中后期營養參數的不足,修正了包括脂肪與脂肪酸在內的幾個主要營養素中后期需求與代謝的國內外傳統經驗主義的錯誤,為石斑魚精準飼料配制提供了重要支撐。
(2)研發了脫酚高蛋白棉籽蛋白、改良黃粉蟲蛋白、餅粕類復合蛋白源等一批新型高效非糧蛋白源的應用技術,初步闡明了非糧蛋白源影響石斑魚腸道健康與代謝利用的機制,確定了典型養殖模式下石斑魚全周期養殖非糧蛋白源替代魚粉豆粕的比例,為從根本上突破制約我國海水魚飼料行業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促進海水養殖業健康發展打下了基礎。
(3)集成高效安全飼料配制技術并推廣示范,初步構建了一套適合我國典型養殖模式下石斑魚全周期養殖的高效安全飼料生產技術體系,飼料系數提高10-15%,氮磷排放降低30%以上。提升了海水魚高效飼料國產化率、優質蛋白源自給率、石斑魚配合飼料普及率。
石斑魚營養與飼料崗位 供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