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水養殖模式有三大優勢:節水、節地、提高產量,比傳統養殖模式節水6倍以上,單位水體產量是傳統模式的3倍
◆記者 張慧 通訊員 許卉
近日,在山東省日照市東港區紅旗現代漁業產業園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內,不同品種的魚類分池養殖,循環水養殖及氧氣供給設備不間斷作業,成群結隊的鱸魚、美國紅魚、黃姑魚……在池內快活地游來游去。
紅旗現代漁業產業園位于濤雒鎮,由東港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園區投資2.6億元,占地66.7公頃,布局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區、海珍品暫養區、生態化池塘養殖區、休閑漁業區等六大功能區。目前,一期已完成投資1.8億元,改造生態池塘30公頃,建設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6處。
園區采用循環水養殖模式,對傳統養殖模式進行轉型升級。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車間總共有360個養殖池,放養了真鯛、鱸魚、美國紅魚、珍珠龍膽、黃姑魚等品種,每個養殖池單個有效水體是40立方米,水位可以根據養殖生產情況自主調節。
“養殖池目前采用國際上主流的雙排污系統,可以將養殖池中的殘餌、糞便提前分離出去,降低后續水處理設備的壓力。養殖池上方懸掛的全光譜LED燈,模擬自然光照,力求讓魚兒擁有一個‘舒服’的生長環境。”負責園區運營的日照市禹海紅旗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崇勤介紹了園區的精準養殖新模式。
較于傳統養殖模式,循環水養殖模式有三大優勢:節水、節地、提高產量,比傳統養殖模式節水6倍以上,單位水體產量是傳統模式的3倍。
在生態效益上,通過發展池塘化、園區化漁業養殖和集中供水、集中污水處理,有效解決地下水浪費嚴重、尾水排放不達標、近海污染等難題;在社會效益上,吸納周邊漁民入園發展,助力漁民再就業、再創業,實現致富增收。
產業發展,技術助力。東港區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與黃海水產研究所建立長遠合作關系,搭建“科研院所+產業園區”的現代漁業科研服務平臺,研發先進的海水工廠化循環水系統工藝與健康養殖模式,推動現代漁業園區以及地方漁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接下來,園區將按照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原則,加快推進海珍品暫養、魚文化公園及垂釣池塘、魚文化步行街等板塊建設,爭取早建成早投產,打造可推廣、可復制的紅旗現代漁業模式。”李崇勤說。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