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出于藍”的金剛蝦,去年在福建漳浦地區的養殖過程雖較為坎坷,但養殖戶熱情不減,今年依舊火熱,其中最大的信號便是今年的投苗量。
截止4月底,當地基本已經完成新一造金剛蝦的投苗,再過一個多月,將有第一批金剛蝦上市。據不完全統計,今年當地的金剛蝦苗投放量為8億~10億之間。增加的投苗量,一方面來自今年首次嘗試金剛蝦養殖的養殖戶,另一方面為原有基礎上養殖戶繼續提高養殖密度。
可以說,從2016年剛嘗試養殖,經過逐年的擴大規模,今年漳浦的金剛蝦養殖量將為這幾年的頂峰。從20%,到80%,今年甚至超過90%,漳浦地區金剛蝦的養殖儼然已經成為主流。
去年緊急出蝦仍能賺,超70%養殖戶賺錢
大量養殖戶轉養,隨之而來的后遺癥則是價格的下降。在最初幾年,因為當地鮮有人養殖,夏季金剛蝦的價格一度突破100元/斤(10頭左右),但在規模激增后,去年蝦價同比前年跌幅達到20元/斤。
此外,去年由于養殖密度過高,前期金剛蝦養殖并不順利,病害、操作不當等因素,養殖戶不得不提前出蝦。幸運的是,即使在30~40頭規格的時候緊急出蝦,當時蝦價仍有超過40元/斤的價格,利潤空間超過20元/斤。因此,雖然前期有死蝦、病蝦,經過緊急出蝦,養殖戶仍能獲得一定的效益。
有業者介紹,雖然漳浦地區去年金剛蝦養殖有過波折,但整體而言有超過70%的養殖戶能從中獲利,其中如六鰲等地新增加區域有90%的養殖戶能賺錢。
總體效益不錯,今年當地養殖規模再度擴大,密度繼續維持,可以預見的是,蝦價很難再回到前幾年的“天價”,而養殖進程或許受到一定的影響。
“就算蝦價回落,養殖有風險,但是總比之前夏季養不出白蝦要強,養金剛蝦大概率還是能賺到錢。”當地某養殖戶說。而這,也是當地大多數養殖戶的心態,在夏季搏金剛蝦,盡量使效益得到最大化。
養殖密度維持20萬尾/畝,分批出蝦成今年共識
養殖密度過高的弊端,養殖戶自然很清楚,但高產量帶來的高利潤,養殖戶更明白。于是,雖然去年有養殖戶在這方面栽過跟頭,但仍難阻養殖戶繼續追求高密度。據反映,今年高位池的養殖密度大多在20萬尾/畝左右,與去年基本持平。
鑒于去年的經驗,養殖戶今年的養殖策略有所調整。以去年為例,大多養殖戶以養殖大規格(20頭以內)金剛蝦為主,但由于養殖過程中金剛蝦發病頻繁,在30~40頭期間不得不提前抓蝦,挽回成本,往往很難養成大蝦;而今年,養殖戶則不以養大蝦為目的,在養殖過程中只要價格達到預期即分批上市,適當疏一下密度,減少養殖風險。
“總的來說,去年30~40頭的蝦價還是比較好的,6~7月還有40多元/斤,后面一直回落到20多元/斤。如果今年還能有這個價格,養殖戶也愿意在中途出蝦。”有經銷商透露。
隨著近幾年金剛蝦養殖規模的擴大,市場上增加了一些生產金剛蝦苗的苗場,或對蝦苗場新增生產金剛蝦苗的板塊。在今年投苗初期,養殖戶投苗集中,拿苗熱情高漲,一度出現蝦苗供不應求的局面。后期隨著產能跟上,供應順利,目前,金剛蝦苗普遍優惠力度較大,多數苗場的贈送幅度較大,折算下來,苗價400~500元/萬尾。作為比較,往年苗場贈送幅度較少,蝦苗價格600~800元/萬尾左右。
冬棚白蝦畝產增加,現存塘不到10%
現階段,當地還有不到10%的塘口還有對蝦存塘,去年年底或年初養殖的冬棚,由于疫情期間蝦價低迷,所以繼續存塘等價格,疫情后價格回升,現存的蝦幾乎已經被預定好。五一期間剩下的對蝦將開始上市,在清空塘后,養殖戶也將繼續投放金剛蝦苗。
據悉,今年當地的對蝦冬棚產量較前幾年有很大的好轉,今年畝產量超過1萬斤的高位池明顯多于去年。有業者解釋,往年均是一次性抓蝦,而今年因疫情期間蝦價低迷,養殖戶選擇分批出蝦,梳開密度,有利于大規格蝦的養成,以及病害風險的減少,從而增加了產量。
隨著對蝦養殖結束,這個夏季金剛蝦將成為漳浦水產養殖最亮眼的明星。金剛蝦的價格在今年或許不會太驚艷,但只要養殖操作得當,仍能為養殖戶帶來不錯的回報。今年大多養殖戶計劃分批出蝦,減少高密度帶來的負面影響,是經過這幾年養殖總結出來的經驗,或對整體養殖有所幫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