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是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田橫鎮丁字灣畔的海參收獲忙碌期。早晨五點,漁民們在碼頭打撈到飽滿、新鮮的海參后,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爭先搶購。以農戶收獲1萬多斤海參計算,單獨一季度春海參的收入就可以達到百萬元。
據介紹,即墨海參養殖主要分布在鰲山灣和田橫海域,海參總養殖面積約2萬畝。海參到了春天開始進食,經過兩個多月的自然生長,就可以捕撈了。收獲上岸的海參個頭很大,一般2-4個就能達一斤。
“今年受疫情影響,海參的保健功能收到了市場的青睞,根本不愁銷路。前年秋天放的海參苗,現在已經長成了三個頭一斤左右的海參。60多畝的海參養殖池,一天就能采收1000多斤。”養殖戶孫峰善說。
近年來,田橫鎮立足海洋資源的區位優勢,全力支持漁業規模生產。通過建設高端海參、對蝦養殖工廠,田橫鎮大力開拓“南參北養”的養殖模式,提升海參等海產品附加值,讓更多水產養殖和加工企業收益。
同時,田橫鎮深入挖掘全鎮海產品特色,打通漁業生產物資供給和海產品暢銷渠道,集中推廣以紫蛤蜊、虎蟹、血蛤為代表的本地特色產品,提高本地海產品的知曉度。為解決養殖企業的技術問題,田橫鎮還選派海產品養殖技術指導員,對10個重點養殖企業提供實用養殖技術、節點防疫和漁情信息通報等服務,為漁業復工復產增添動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