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之后,北京農產品批發市場(簡稱北京新發地市場)引發又一輪新冠病毒傳播危機。6月11日至6月14日,北京累計確診新冠肺炎患者79例,均與北京新發地市場有關。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此次在北京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基因測序已經明確,是歐洲流行毒株,來自境外。但毒株如何輸入北京尚且存疑。
近日,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稱,冷鏈傳播或進入市場的人造成傳播,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
6月16日中物聯冷鏈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目前沒有權威機構證實此次新冠病毒載體為進口三文魚,也有可能是人為攜帶或存在于案板等介質中,也不排除冷鏈物流影響。通過這次疫情,國內冷鏈物流也將加強在生鮮冷藏、運輸、冷藏車消殺等環節管理和檢測。
6月15日,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通行要驗核綠碼和測量體溫。/記者王敏
1 廣州水產市場緊急消殺檢測病毒
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后,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水產綜合市場——廣州市黃沙水產交易市場,客流量相較往日少了一成。
6月15日上午11點,陳老板站在三文魚檔口前,顯得有點無所事事。見顧客過來,他便收起手機開始招呼。顧客來來回回打量擺在冷藏柜臺里的三文魚,有些猶豫。
“現在三文魚多少錢一斤?”顧客問陳老板。
陳老板回復:“整條賣每斤45元,如果當場切片還要貴一點,大概每斤65元,您大概要多少?”顧客又停頓一會,來回看了看貼在櫥窗上的報關單然后離開了。
陳老板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現在好多人都以為三文魚攜帶新冠病毒,“那是謠言”。他用手機打開日料行業公眾號,指著一篇題為“感謝國家終于還三文魚一個清白,讓上百萬服務于日料上下游的從業人員不再擔心受怕”的文章。“看吧,公眾號都辟謠了。”陳老板自信地說。
另一位三文魚檔口老板稱,黃沙水產交易市場的進口三文魚,主要來自挪威、法國、法羅群島等。一般進口商會完成海關報關程序,并向經銷商提供通關全部資料,以保證三文魚的來源明確性。這里的檔口主要做批發生意,將三文魚批量分銷出去,同時也會進行零售。
該老板告訴記者,三文魚保持口感品質最重要的一點是冷藏。保持其0-4℃的恒溫儲藏溫度,0-2℃為最佳核心溫度。如果魚肉裸露,不能盡快食用就極其容易變質。
多位三文魚檔口老板稱,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的第二天,廣州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員就過來對三文魚等進行取樣檢測,市場管理方也加強了消殺工作。
老板們向記者反映,因為顧客對食用三文魚有顧慮,所以這幾天來市場拿貨的人少了很多。記者走訪廣州市多家超市、日料店,其三文魚制的貨品均在正常售賣,價格未見明顯浮動。
據公開消息,6月13日,廣州市區兩級疾控中心突擊抽檢黃沙片區各水產批發市場約30多個批發零售檔銷售的進口三文魚等食品樣、環境樣共計71個樣品,全部樣品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廣州市疾控中心的專家指出,此次市場環境和重點食品應急監測結果均為陰性,提示廣州各類市場、餐廳等場所的環境和食品存在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極低,因市場外環境或食物污染導致本地病例乃至聚集性疫情的風險較低。
6月15日,廣州黃沙水產交易市場三文魚檔口,老板坐在門口等待顧客光臨。/記者 王敏
2 三文魚進口商壓力巨大
新冠疫情對三文魚行業的沖擊日漸明顯。
6月15日,黃沙水產交易市場三文魚檔口老板們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三文魚報關單,其進口商為上海一家貿易公司。6月16日,該貿易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周先生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因突如其來的狀況使得該公司“壓力非常大,極其被動”。
周先生說,北京新發地市場檢測到新冠病毒當天,該公司三文魚進口全部被叫停,這種經濟損失是非常直觀的,下架的三文魚怎么處理?積壓堵塞貨物怎么辦?房租人工又怎么算?”
周先生稱,新冠疫情以來,該公司非常重視貨物的質量與安全,進口三文魚均進行了核酸等各項檢驗檢疫。北京新發地市場三文魚菜板上有新冠病毒的消息,給整個行業帶來巨大的影響,目前民眾對生食三文魚感到非常恐懼,直接打擊到了人們的消費信心。
周先生告訴記者,三文魚屬于生食水產品,其運輸、保存、加工、食用都有嚴格的國家安全標準。北京新發地市場并不是專業售賣三文魚的場所,加工時操作不當滋生病菌。如果疫情能重樹三文魚行業標準,這對于行業的正規經營者來說,也是一個好的契機。
周先生稱,現在并沒有權威信息能夠證實三文魚是此次新冠病毒傳播的載體,希望相關部門能夠盡快查清楚此次新冠病毒的來源,還三文魚一個清白。
6月15日,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官網發布文章《莫讓非理性恐慌傷及元氣未復的水產行業》。文章稱,北京新發地市場三文魚菜板上有新冠病毒被報道后,引發了社會對三文魚傳播新冠病毒的非理性恐慌,并呈現蔓延趨勢,波及食用水產品。隨后,國內多地開始針對水產品交易市場的檢查,更甚者還下架三文魚等海產品。
該文章還稱,“幾個月來,在中央及各級政府和農業主管部門的努力下,水產行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企業發展剛顯一線活力。但此次新發地市場出現散發病例,讓三文魚背了“黑鍋”,加之一些自媒體以訛傳訛,推波助瀾,恐將給水產品消費乃至整個行業帶來致命傷害。”
6月15日,廣州多家超市正常售賣三文魚切片。/記者 王敏
3 “疫情對冷鏈物流的影響是暫時的”
據英國路透社6月15日報道,由于北京新發地市場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挪威數家農場已確認,往中國出口三文魚被暫時叫停。
6月16日的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發布會上,北京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言楷表示,對全市農貿市場和餐飲場所展開大檢查。截至當天6時,北京市共消殺農貿市場276家,關閉地下半地下農貿市場11家,完成餐飲服務單位消殺33173家。
6月16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稱,此次在北京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病毒基因測序已經明確,是歐洲流行毒株,來自境外。但毒株如何輸入北京尚且存疑。
香港大學新發傳染性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以及流感研究中心主任管軼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冷鏈傳播或進入市場的人造成傳播,這兩種可能性都存在,“通過冷鏈傳播進來的可能性最大,歐美很多屠宰場都暴發了新冠疫情,如果真的經由冷鏈傳播,并不是新鮮事。”
吳尊友介紹,研究人員日常采集帶有病毒的生物樣本也通過低溫保存,溫度越低,病毒存活時間越長。批發市場中很多海產品是冷凍儲存的,這樣的環境下,病毒更容易存活,傳染人的幾率比較大。
6月16日,中物聯冷鏈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沒有權威機構證實此次新冠病毒載體為進口三文魚,也有可能是人為攜帶或存在于案板等介質中,也不排除冷鏈物流影響。
該負責人稱,一般三文魚進口需要經過質檢部門的檢驗檢疫,合格之后才能進入國內市場。冷鏈物流就是要保證進口的貨物的鮮活程度,對運輸貨物長時間保持全程溫控是它本身的優勢。目前歐洲新冠病毒疫情還比較嚴峻,如果進口三文魚在源頭上受到污染,那么病毒也會在冷鏈低溫下長時間存活。
該負責人還稱,目前新冠疫情的擴散,已經對我國進口食品造成了一定影響,但是這種影響是暫時的。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食物是剛需品,再加上國家政策扶持,從長遠上看疫情不會給冷鏈物流帶來太大的影響。通過這次疫情,國內冷鏈物流行業也已經加強在生鮮冷藏、運輸、冷藏車消殺等環節管理和檢測。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