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在寧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區星海鎮棗香村石嘴山市富慧翔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棟偌大的廠房佇立在一片荒地里,數名工人忙著硬化、美化外圍場地,大型機械來回穿梭,現場一派忙碌的景象。
走進廠房里,整齊劃一的水池里一條條充滿生機的魚歡暢地游動著,工人們拿著撈網進行捕撈查看魚的長勢。捕撈上來的魚形態特別,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吻須,口位在腹面,這種魚正是有“長江魚王”之稱的鱘魚,又稱中華鱘。
2016年,該公司曾與山東省一鱘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試養鱘魚,一年后就獲得明顯的經濟效益。
“當時養殖基地靠近水源地,我們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去獲得經濟效益,所以當即決定停止生產。”石嘴山市富慧翔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孟憲富介紹說。
公司停產后,孟憲富并沒有閑著,他繼續赴山東等地考察鱘魚養殖項目,結合當地實際總結養殖經驗。
“我們在不斷探索試驗下發現,無論從環境還是水質來說,石嘴山都很適合鱘魚養殖,雖然養殖周期長、投入大,但銷售市場廣闊,我相信未來一定會為企業和當地漁業發展帶來不小的紅利。”孟憲富介紹。2019年,公司在棗香村扎根落戶,建設占地面積16萬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的設施水產養殖和溫棚果蔬及休閑農業項目。
鱘魚全身軟骨沒有小刺,營養價值高,被列為高級滋補品,尤其是鱘魚子中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鈣、磷、鐵、維生素等營養元素。鱘魚珍貴,因此對管理和水質要求自然比較嚴格。
嚴格在哪里?廠房旁一座3500平方米的全封閉高位蓄水池便可見一斑——水池里裝滿了水,陽光透過大棚照射進來顯得波光粼粼。“地下水抽出來需要在這里得到凈化,等雜質和有害氣體去除后才能進入廠房內的魚塘里,保證鱘魚品質。”該公司總經理孟慶會說。目前,已投放鱘魚10萬尾,標準化水產養殖廠房和高位蓄水池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室外垂釣池塘已經完工,其他建設內容正有條不紊地推進。
近年來,石嘴山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立足石嘴山漁業資源稟賦,以漁業增效、從漁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水產品供給側改革為主線,不斷突出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著力加強漁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和科技成果轉化,培育新型漁業經營主體,加強品牌建設,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力爭在2020年實現全市漁業水域面積穩定在14.6萬畝,水產品總產量5.2萬噸,漁業經濟總產值5.9億元,從漁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4萬元,全市培育創建的健康養殖新技術示范場達到16家以上的目標。
“我們將借助石嘴山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發展全域旅游的東風,加快項目建設進度,積極引進鱘魚馴化、早期雌雄鑒別、魚子醬制作等先進技術,早日建成集鱘魚養殖、產品加工、產品銷售、旅游觀光、生態體驗于一體的休閑漁業開發項目。同時,充分發揮新型漁業經營主體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提供養殖經驗和技術,鼓勵帶動農戶養殖,逐步擴大養殖規模,帶動更多群眾創業就業,拓寬致富道路。”孟憲富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