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江西省氣候變化較大,伴有陣雨或雷陣雨,天氣異常炎熱,月極端最高氣溫為36~38℃,養殖水溫在28~33℃之間。另大災之后易發大疫,7月的洪澇災害使養殖區域所有的水域、陸地都連成一片,水產動物的各種病原體到處滋生蔓延,極易引起疫病的流行和暴發,在此環境條件下,要加強池塘巡視,采取增氧措施,防氣壓變化大造成池塘缺氧及強降水造成水質巨變、水產品損失。依據我省歷年發病特點及氣候條件,8月份疾病預測如下:
一、病情預測
(一)草魚:8月高溫,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處于流行高峰期;草魚出血病也有發生,但發病率有所下降;這時期還易發生肝膽綜合征、中華鳋病、錨頭鳋病、指環蟲病等疾病。
(二)鰱、鳙:此時是細菌性敗血病的流行高峰期,也是對該品種危害最大的一種疾病;另中華鳋病、錨頭鳋病、指環蟲病等,也是此階段該品種易發的疾病。
(三)鯽:易發生細菌性敗血癥、豎鱗病、車輪蟲病、孢子蟲病、指環蟲病等。
(四)鰻魚:易發生爛鰓病、腐皮病、爛鰓病、指環蟲病、車輪蟲病等。
(五)中華鱉:易發潰爛病、疥瘡病、腮腺炎病等。
(六)河蟹:易發甲殼潰瘍病、肝胰臟壞死病、“水癟子”病以及纖毛蟲病等。
二、防治措施
(一)堅持巡塘及時發現病害。在洪災過后恢復漁業生產的關鍵時期,要堅持早晚巡塘,觀察記錄魚的活動情況、攝食情況、體色情況、水質變化情況以及天氣變化情況,做好增氧工作。做到勤觀察、細分析,對疫病進行有效的監測,防控疫病的暴發與流行。
(二) 準確診斷科學用藥。洪災過后,養殖水體的生態失衡,水質不穩定,魚體處于應激狀態,很容易發生各種疾病。此時應特別注意對疾病的準確診斷與對癥下藥,切忌濫用藥,杜絕使用違禁藥,避免造成次生死魚事故。加強病害預防措施,可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維生素和免疫多糖等,以增強養殖對象的抗病力。
(三)注意水質調控。洪災過后對水體要消毒,定期使用生石灰或含氯消毒劑消毒養殖水體;及時換水、加水,加注新水可促進水體上下對流,將表層高溶氧水帶入下層,而表層水再經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仍可達到飽和狀態,從而增加水體溶氧的絕對量,并提高餌料的利用率。定期用微生態制劑調節水質;高溫天氣要適當提高水位;暴雨天氣要注意池塘水位的變化,防止水質突變。
(四)草魚出血病。苗種期注射疫苗;流行季節每隔20-25天定期用殺菌消毒藥物進行全池潑灑或食場潑灑,并結合內服免疫增強劑進行預防。
(五)治療細菌性疾病可先進行藥物敏感性實驗,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餌內服,同時配合中草藥和維生素內服,并合理投餌,少量多餐,定期調節水質,創造良好的水質環境。
(六)若發生水產養殖病害要請當地水產執業獸醫診治。另相關水生動物疾病防控方法可參考“全國水生動物疾病遠程輔助診斷服務網(www.adds.org.cn)”。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