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手相連、崇臨情深。上海市崇明區結對幫扶臨滄市雙江自治縣以來,注重扶“基”、扶“業”,以精準促脫貧。今年初,崇明區確定在雙江自治縣建立大閘蟹養殖試驗示范基地,一同念好這篇“山海經”,為當地農民增收探索一條新路。
這個夏天,雙江農場管委會大閘蟹養殖戶彭永清曬得黝黑了一些,每天他都認真管好18畝蟹田,看著撈上來的螃蟹個頭,心里充滿希望。對于養殖大閘蟹,他現在已摸索出一些經驗。
彭永清從事水產養殖時間較長,是當地的養魚大戶,但是近兩年,魚市不穩定讓他犯了愁。他說,2017年和2018年起,魚價下滑導致他虧損了將近二十萬,后面有了大閘蟹養殖這個項目,并開始嘗試做起來。
彭永清知道既然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就要做成功。根據專家的指導,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加上自己的精心管理,經過四個多月生長,彭永清養殖的大閘蟹平均長到1.5市兩一只。為確保這批螃蟹養殖成功,彭永清、當地水產技術推廣站和崇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建立了常態化的線上指導機制,及時解決養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在彭永清蟹塘旁的水產育種站,工作人員正在向崇明區技術員請教改善水質的方法。依托崇明區水產技術推廣站的指導,雙江自治縣水產技術推廣站認真做好巡塘觀察、數據記錄、飼料投喂和水質調控工作。試點養殖的40畝大閘蟹,預計10月份可上市。
大閘蟹試點養殖獲利后,所有收益將全部用于大閘蟹養殖推廣,以此改變雙江水產業單一的現狀。雙江自治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陳建雄介紹,大閘蟹畝產預計在180斤左右,每畝純收入在5000元以上,明年計劃推廣面積是500畝,其中勐勐鎮300畝,沙河鄉200畝。
大閘蟹特色養殖(試點)項目是崇明區農業農村委支持臨滄市的幫扶項目,項目結合雙方資源條件,既體現崇明特點,又契合當地市場。試點選在雙江縣沙河鄉,養殖總面積58畝,其中:縣水產種苗繁育站池塘養殖40畝,農場十二隊養殖大戶18畝,總共投放蟹苗700斤。在兩地的共同努力下,將推動這個項目帶動更多農戶增收。
崇明區援滇干部,雙江自治縣委常委、副縣長張熠劍介紹,當養殖技術更加成熟以后,除了當季的大閘蟹,還可以銷售反季節的大閘蟹。大閘蟹精深加工可滿足餐飲業的需求,確保更多農戶通過養殖大閘蟹和參與大閘蟹的加工,增加工資收入和經營性收入,實現穩定脫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