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塘走出“致富標兵”羅秋枝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摘自中國漁業報:在去年首屆“廣東農村青年科技文化活動月”系列活動評比中,中山市東升鎮農民羅秋枝榮獲“廣東農村青年生產經營杰出標兵”稱號,獲得這一榮譽的全省只有6人,而羅秋枝則是中山市唯一的一個。筆者走近這位帶領其他村民共同走上致富路的養蝦大戶,探訪其背后的致富故事。
一年養殖20萬公斤對蝦
走過一個個養蝦水塘和一片片樹林,記者來到了羅秋枝在東升鎮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基地!斑@是養蝦用的飼料,需要放在水中20個小時才能孵化!绷_秋枝指著泡在膠盆里黃色的“小點點”說。他從蝦苗池中舀了一瓢水,“這一瓢就有2萬條蝦苗,養大之后就是500公斤白對蝦,這一池大約有幾百萬條蝦苗!彼硎荆粭l蝦苗大概飼養20天左右就可以放入蝦塘,再過百日就可拿到市場上出售,“一年大約可以生產20萬公斤南美白對蝦。”
先人一步成就“中山蝦王”
羅秋枝養蝦已有10多年的歷史,以前養殖羅氏蝦。2000年他開始引進當時中山尚無人養殖的南美白對蝦。對他而言,這既是一次機遇,也是一個挑戰!爱敃r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將南美白對蝦從咸水養殖轉化成淡水養殖,”羅秋枝表示,南美白對蝦是他從湛江引進的,這種蝦肉質鮮美,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唯一不足的就是它需要咸水養殖,而中山卻很難有這樣的條件。然而,羅秋枝最終克服了技術上的困難,成功探索出了淡水養殖的方法。
如今,南美白對蝦已成為中山市場上占比重最大的蝦類,并且還大量出口到美國、歐盟、日本等地,羅秋枝也因此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中山蝦王”。
帶領村民走上養蝦致富路
羅秋枝養蝦出了名,成功走上了致富路。但此時的他有了另外一個想法———他決心幫助更多的村民通過養蝦走上共同富裕的路。
過去,村民中養魚的較多,而養魚一般一年只能收成一次,不僅周期長,而且成本高。羅秋枝讓村民了解養蝦的好處,引導他們轉變觀念,并且從技術上給予指導。個別村民養蝦存在資金困難,羅秋枝都熱心地先墊付,等村民收益了再償還。
羅秋枝笑著表示他有責任和義務幫助其他村民共同致富,有了更多村民來養蝦,形成產銷一條龍的產業基地,才能吸引更多的收購商,效益也就更好。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