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區堅持“以魚聚業、以業聚才、以才興業”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一條魚”工程戰略,大力發展羅非魚產業,依托區鎮兩級人才驛站服務體系,著力打造羅非魚產業人才沃土和創新高地,實現人才集聚與產業發展互促共進,把茂南打造成為“中國羅非魚之都”的核心區域。
以魚聚業,“一條魚”發展形成一條“產業鏈”。該區堅持立體式全方位的發展方向,歷經五十多年風雨歷程,羅非魚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大到強,聚集形成了一條從種苗培育、標準化養殖、技術服務、加工出口到下腳料深加工、物流營銷、飼料生產、休閑農業的羅非魚全產業鏈。目前,全區擁有100畝連片養殖場超過30個,專業合作社12個,2018年獲批建設茂南區羅非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主導產業方面,形成了以偉業良種場為代表的種苗繁育基地和以金誠、恒裕公司為代表的加工集群;在電商物流方面,建立了“線上+線下”雙渠道銷售模式;在休閑旅游方面,以新農村建設為依托,形成了以羅非魚文化大廳、荷魚觀光農場為主的羅非魚休閑農業產業集群。“一條魚”演繹成“大產業”,背后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該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全面推進鎮級人才驛站建設,先后投入一百多萬元建成區級人才驛站1個、鎮級人才驛站17個,為羅非魚協會、企業家、養殖大戶與人才對接交流搭建起服務平臺,為集聚、服務羅非魚產業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撐。
以業聚才,圍繞羅非魚“產業鏈”布局“人才鏈”。該區人才驛站以羅非魚產業鏈各環節人才需求為導向,通過開展靈活多樣的人才與產業項目對接活動,幫助企業多種方式引進專業人才。制定出臺《茂名市茂南區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規定》助力廣東省飼料行業領先企業——中糧飼料(茂名)有限公司快速成功引進博士后1名,博士1名,碩士2名,直接參與魚飼料研發生產工作。區人才驛站充分利用《茂名市茂南區關于對羅非魚產業企業錄用大學畢業生優惠辦法》政策紅利,積極與高校開展聯動,吸引大批知名大學畢業的管理和技術人才加入本地羅非魚企業。依托羅非魚產業,將人才驛站建成羅非魚培育養殖基地,助推特產業發展。如公館鎮人才驛站設在國家級良種場和全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茂名市偉業羅非魚良種場,聚集了一支經驗豐富的羅非魚種苗選育團隊,其中技術人員28人(高工以上7人),并與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楊弘、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何建國等專家教授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同時,還注重吸納本地鄉村土專家,由各鎮組織辦牽頭,發動村“兩委”干部及村干部后備人員、村民小組長,搜尋轄區內鄉村土專家,邀請羅非魚養殖加工能手進駐人才驛站,充實驛站人才力量。
以才興業,人才驛站服務人才助推羅非魚產業發展。該區把人才驛站作為信息發布的窗口、交流對接的紐帶和休閑療養的基地,為各類人才提供資源整合、互聯互通、精準對接的高效服務,助推羅非魚產業高質量發展。金塘鎮人才驛站緊貼羅非魚產業發展需求,利用驛站信息平臺發布人才動態信息23次,企業招聘信息12次,成功推薦就業22次,有效促進人才與企業、項目的對接。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茂名市金誠冷凍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羅非魚全產業鏈的生態循環型企業,在人才驛站的支持下,該公司與廣東海洋大學聯合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在新引進人才的帶動下,獲得“活魚切片控制系統”等8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證書和“一種魚肉發色池”等6項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新技術的應用大幅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公司業績穩步上漲。積極開展實用技能人才培訓,聯合區農業農村局面向水產養殖戶舉辦羅非魚健康養殖培訓班和農村淘寶營銷培訓班,提高羅非魚養殖水平,拓展產品銷路,促進羅非魚養殖戶增產增收。在人才隊伍的推動下,茂南羅非魚產業發展已經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目前,該區有5家企業獲得水產品無公害產品、產地認證,有6家企業被評為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有省級龍頭企業5家、市級龍頭企業8家。2019年全區羅非魚養殖面積4.47萬畝,產量4.2萬噸,漁業產業鏈經濟總產值達8億元,實現羅非魚產業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增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