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十五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決賽角逐的現場上,南通大學交通與土木工程學院研究生茅一波、包銀鑫、馮思蕓三人組成的學生科技創新團隊,在學院施佺、曹陽兩位教授的指導下,研究的創新項目《面向水產養殖檢測的無人巡航船控制系統》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技術類競賽一等獎。
該團隊設計了一款集水質監測、自動巡航、無線數據采集、遠程監控及智能投餌等功能為一體的無人巡航船控制系統,以此提高水產養殖智能化管理水平,解決了養殖戶設備投入成本高、人力投入多、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等問題。
靈敏的船頭感應裝置、超聲波避障裝置、高效的船身雙投放器……這個服務水產養殖檢測的無人巡航船控制系統,得到了總決賽評委們的高度肯定:“作品實用、新型、產品化程度高。”
為使無人船能夠自動前往預定水域進行水質監測和投喂等操作,團隊在研究無人巡航船控制系統時,利用北斗/GPS衛星定位系統、指南針模塊實現無人巡航船的自動定位和無人巡航船當前運行方向的實時監測,通過PID算法使無人巡航船當前運行方向與目標方向相同,使無人船實現自動巡航。
該無人巡航船控制系統的實現,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和養殖風險,提高了水產養殖行業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該技術不僅可應用在水產養殖并進行成果轉化,還可以應用于工業水污染排放監測、近海岸安防搜救等領域,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和經濟性。
“去年夏天,我們到如東調研水產養殖現狀及難題,正是在與養殖戶交流中發現了這個項目的設計初衷。”該項目團隊負責人茅一波介紹道。
在項目調研過程中,團隊成員了解到養殖的魚蝦對于溫度、食料的穩定非常敏感,稍微有一點溫度的變化或食料不足都會出現大面積的死亡。回到學校后,大家就開始思考能否發明一種裝置既能對水溫進行監控,又能準時、精確投放食料,還能解決在夜里人工無法監測的問題。
團隊研究設計了基于毫米波雷達結合超聲波避障系統,毫米波雷達實現遠程避障,超聲波避障實現近程避障,超聲波發生器發出的聲波遇到障礙物時,會被反射回來,再被超聲波接收器接收,然后通過無人船身上的聲波轉化器,轉化為電子信號,以此控制無人船的航行方向躲避障礙,在不斷總結經驗、優化數據后,現在無人巡航船的障礙通過率達到很高的成功率。
目前,該項目已獲授權發明專利1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同時還有5項發明專利處于公開與實審階段。同時,該項目已在如東多家水產養殖基地投入實際使用,大大降低了水產養殖行業水質檢測的設備成本,同時解決了養殖戶夜間投喂難的問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