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FO:中國養豬業的復蘇有望支撐魚粉價格。
作者/ Louis Harkell
編譯/ 胡路怡
海關統計,今年前9個月中國進口108萬噸魚粉,較去年同期減少10%,進口魚油3.6萬噸,較去年減少17%。當前中國各港口的魚粉庫存量約12.6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32%。
中國國產魚粉供給情況也不樂觀,IFFO預測,受休漁季與新冠疫情的雙重影響,今年中國魚粉產量或在40萬噸左右,不及2019年(47.7萬噸)和2018年(57萬噸)。
然而,下半年開始,中國養豬業卻在不斷釋放積極信號,生豬存量與豬飼料產量都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IFFO分析認為,從總體上看,中國市場對于魚粉的需求將對國際價格起到支撐作用。
10月底IFFO舉辦的網絡研討會上,IFFO中國區總監Maggie Xu指出,中國生豬存欄量正在迅速恢復,中國飼料工業協會(CFIA)統計,6月份豬飼料產量反彈,也是連續20個月的首次出現的同比正增長,8、9月份的產量同比增幅甚至達到50%。
另據統計,前三季度新注冊養豬企業數量超過6萬家,同比增長100%;生豬存欄量連續7個月實現正增長;國際貿易中心(ITC)數據顯示,2020年前7個月中國進口250萬噸冷凍與冰鮮豬肉產品,同比增長150%。
相比養豬業,中國水產養殖業的表現則相對悲觀。
Xu表示,今年夏季月份,全國水產養殖業普遍受臺風、洪澇災害及高溫的襲擾,80%西太平洋臺風在中國登陸,部分地區降水量達到六年期最高值,養殖魚類及蝦類死亡率上升。
CFIA統計,6月份水產飼料產量同比減少10%。隨著冬季的到來,水產養殖飼料產量進入季節性低谷期,需求或進一步疲軟。
IFFO分析,2019年中國養蝦業消耗了大約21%魚粉總需求,即25萬噸。與此同時,中國南部省份養殖鱸魚產量大幅上升,對魚粉的需求量也達到12.5萬噸。Xu指出,(在供給過剩局面下),有些鱸魚養殖戶出于對市價的擔憂,決定縮短養殖周期,減少飼料投喂;此外,受疫情影響,餐飲需求減少,小規格魚類反倒更受市場歡迎,因為更適合家庭烹飪。
“中國水產養殖生產商必須要建立可追溯體系,刺激了海洋原料認證項目的需求。在休漁期間,為保護漁業生物資源,全國實施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采用限量捕撈政策。從長遠上看,希望國內漁業及魚粉行業實現可持續性供應。”Xu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