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江縣剛邊壯族鄉高麻村,很多村民修建的房子被當地人稱為“鮑魚樓”。這些鄉間別墅,院子里大多停有小轎車。鮑魚是海產品,這些山村新居之所以會有這個別稱,與建筑風格無關,而與村民所從事的職業有關:鮑魚養殖。
“養鮑魚不需要太多技術,還可以帶小孩一起生活,非常適合拖家帶口的務工群體。”高麻村勞務隊長梁成,在向村民介紹這份工作時,不僅強調了高收入,也強調了它顧家的一面。
正因為如此,跟著梁成到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濂澳村養殖鮑魚的多是夫妻一起。一對夫妻的年純收入可達10萬元,這讓梁成成為村里帶頭致富的“鮑魚隊長”。
自2010年以來,梁成在福建從事鮑魚養殖已經11年了。可當他第一次接觸這份工作時,卻有些不習慣。
“養鮑魚熬時間也熬體力。光照強的時候不上班,所以每天的工作時間只能在零點到7點之間。鮑魚裝在浸入海水中的魚籠里,每籠約有十幾斤,每次喂養時都要一籠籠提出水面,不斷這樣重復著。”梁成說,工作雖然比較苦,但工資比較高。
慢慢地,梁成成了養鮑魚的熟練工,每天的工資也在不斷地漲,100元、200元、300元……如今,梁成夫妻倆每天能掙500到600元,加上身為勞務隊長每月可以額外領取1500元,一年下來能掙16萬元。
經過多年的時間,梁成從一個學徒到老師傅;經過多年的時間,梁成贏得了當地老板的認可和歡迎。
更讓梁成沒想到的是他多年的堅持,直接幫助村里200多人增加了收入,間接為高麻村帶來棟棟“鮑魚樓”。
“那些老板比較信得過我,只要是我介紹去務工的人,他們都會聘用。”梁成說,每次回老家他都會到村民家動員,“這份活,只要愿意做,就不用擔心掙不到錢。”
了解了這份工作情況后,越來越多村民跟著梁成去福建省養鮑魚。
“每天工作8個小時,喂一籠鮑魚可以得0.45元,一對夫妻每天能喂900余籠鮑魚,有的兩口子一個月能賺1.5萬元左右。”梁成說這些村民外出后的現狀。
賺了錢的村民,紛紛在老家蓋起了新房子,買了小轎車。
看到外出的村民增收致富后,更多村民主動聯系梁成,要一起養鮑魚。“現在村里已經有100多對夫妻共200多人到福建養鮑魚了,能賺到錢也能顧及到生活。”梁成說。
去年7月30日,在“從江縣2020年有組織的勞務就業工作表揚大會”上,梁成入選“100名優秀勞務隊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