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政亮劍行動。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5日,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漁業漁政管理局獲悉,2020年我省漁業經濟先后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洪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嚴重影響,實現了正增長,全省水產品總產量達到67.4萬噸,比上年增長3.98%;漁民人均純收入突破2萬元,為水產品穩產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撐。
全省范圍大力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與省生態環境廳、省林草局、省水利廳聯合出臺《黑龍江省大水面生態省漁業發展規劃》,青花湖集團與省旅投集團實現戰略重組,組建北魚集團,整合大水面資源100余萬畝,積極打造龍江漁業航母。特色品種養殖產量較快增長,全省河蟹產量達到1.4萬噸,泥鰍、鯰產量分別超過5000噸,大白魚、方正銀鯽、大銀魚、柳根魚、黃顙魚產量均超過1000噸。因地制宜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出臺《黑龍江省稻漁綜合種養發展規劃(2020-2022年)》,建設省級示范區20個,推廣面積110萬畝,比上年增長23.9%。
持續開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創建活動,打造一批綠色生態漁業發展模式,29家生產經營主體獲得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稱號,全省健康養殖示范場總數達到170家,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成功創建國家級漁業健康養殖示范縣,實現了我省零的突破。
我省積極培育“龍江魚”母品牌和多個子品牌,品牌效益凸顯,經中國品牌建設促進會工作委員會審定,地理標志產品“連環湖鳙魚”品牌價值達9.06億元。深入開展“龍江魚”省外銷售行動,僅三家供應基地就向省外銷售水產品7184噸。
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開展科技合作共建,淡水魚產業技術協同創新體系作用發揮明顯。發揮國家級科研機構優勢,在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建立了科學實驗基地,國家重大科技攻關專項藍色糧倉項目落戶杜蒙連環湖,特色魚類養殖、葦塘河蟹生態養殖、“雙效”降堿漁農異位種養取得階段性成果。發布2020年水產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南蟹北養技術、鹽堿水養魚技術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小龍蝦越冬繁育技術逐步推廣,稻田培育扣蟹技術大面積推廣,扣蟹苗種供應率已經達到33.6%,解決了外購苗種制約產業發展瓶頸問題。
累計投入資金2490萬元,其中地方和社會資金1074萬元用于增殖放流,全省總計增殖放流魚類苗種1.05億尾,其中珍稀瀕危物種234.5萬尾,比上年增加30%。成功救助一條300斤雌性達氏鰉并繁育鰉魚苗32萬尾,放歸黑龍江水域,自然水域魚類資源逐步恢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