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批大閘蟹苗無論是個體、品質還是活躍度都達到了放養的要求,看來我們首次培育大閘蟹苗已經獲得成功�!�2月22日上午,在益陽大通湖省級稻蟹產業園里,技術員劉前越正在和產業園負責人吳正波仔細查看剛捕撈上來的大閘蟹苗。
技術人員正在查看蟹苗生長情況。
2020年,大通湖區通過3年大湖水環境治理后首次在大湖投下了5000斤大閘蟹苗,重啟生態大閘蟹養殖產業。同時極力發展池塘養蟹和稻蟹套養。全區共發展大閘蟹養殖6100畝,其中池塘養蟹3600畝,稻蟹套養2500畝,總產量達78萬斤 實現產值1億元。大閘蟹已經成為全區農民致富、鄉村振興的主打產業。但在此之前所有大閘蟹苗都要從上海、江蘇等地引進。不但成本較高,而且由于長途運輸,對蟹苗的成活率帶來了極大影響。
蟹苗已經達到投放要求。
為此,去年11月份,大通湖區與上海海洋大學開展深度合作,決定就地培育大閘蟹苗。通過技術攻關,不僅順利完成了大閘蟹的配種繁殖,更重要的是解決了蟹苗安全過冬的技術難題。在區省級稻蟹產業園里,100畝蟹苗培育基地的蟹苗已經開始進行捕撈銷售,預計本季可生產蟹苗3萬斤。不僅能滿足園內稻蟹套養的蟹苗投放,還能解決大湖及周邊農戶的大閘蟹養殖的大部分蟹苗供應。
鳥瞰大閘蟹產業園。
已經從事大閘蟹池塘養殖近30年的王振大說,今天他特意來這里采購蟹苗。經現場查看后,這些蟹苗完全達到投放標準;而且由于是本地培育,已經適應了水體環境,再加上不要長途運輸,蟹苗成活率比之前要提高20%-30%。今年他的大閘蟹生產一定豐收在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