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思茅區南屏鎮南島河村掀起淡水養蝦熱潮,村民謝富軍一家也通過淡水養蝦走上了致富路,“錢”景看好。
記者見到謝富軍時,他正忙著給蝦喂食,調試增氧設備給蝦增氧。“我以前以養魚為主,2014年才開始養淡水蝦的。”謝富軍介紹,南島河村生態環境好,光熱充沛,水質好,和妻子商量后, 就投資500多萬元,建成了思茅區綠成高原生態蝦養殖基地,養蝦基地水面面積約120畝。
“養蝦是一門技術活,比養魚復雜,要求更高!睘榘盐r養好,剛開始時,謝富軍還到浙江和海南兩地的大型蝦廠進行實地培訓學習,可回來后卻無法實現學以致用,沿海一帶屬于海水養殖,思茅屬于淡水養殖,蝦苗進入淡水后,要耗費自身能量進行滲透壓的調節,蝦體會變弱,因此對養殖戶的技術要求就更高!鞍凑张嘤枙r學的方法,調水進苗,好幾次都失敗了,蝦苗難伺候,成活率很低,遇上低溫天氣情況更加復雜!被貞浧饎傞_始養蝦的情景,謝富軍說自己交了不少學費,賠了不少錢,積極性受挫,差點想放棄,還好有家人的鼓勵支持才堅持下來,并總結出一套適合本土養蝦的技術。目前,基地鮮蝦年產量達8噸左右,主要銷往思茅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等地,產品供不應求,市場零售價每公斤可賣得180元至200元。
在謝富軍的帶動下,南島河村很多村民都加入到淡水養蝦的行列中來。為實現抱團發展。在一些村民的多次要求和建議下,謝富軍向有關部門申請成立了普洱市思茅區綠成高原生態蝦養殖協會,目前會員已達100余戶,為做大做強南島河淡水養蝦產業注入了強大動力。
“我們非常看好未來淡水養蝦產業的發展前景!敝x富軍的妻子王玫介紹,南島河村的土地林果等資源豐富,在基地附近,就種植火龍果400余畝,茶園300余畝,還有荔枝園、咖啡莊園。下一步,協會力爭打造成普洱淡水蝦(羅氏沼蝦)養殖、培育、培訓示范基地,同時探索農旅融合發展模式,為游客提供餐飲、游玩、住宿等服務,串點成線,既吸引游客也留住游客。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