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20日,廣東全省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6例,廣州報告3例,分別來自英國、阿聯酋和柬埔寨;深圳報告2例,分別來自剛果金和肯尼亞;佛山報告1例,來自柬埔寨。新增境外輸入無癥狀感染者11例,深圳報告5例,分別來自美國、泰國、南非、肯尼亞和剛果金;佛山報告2例,均來自柬埔寨;東莞報告1例,來自阿聯酋;中山報告3例,均來自加蓬。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為東莞報告,且其源頭與廣州本土病例的源頭并不一樣,陽性標本屬于Delta株。
業內認為,雖然目前各大市場管控較之前已經稍有放松,但疫情防控形勢仍不容樂觀,尤其是印度變異的Delta株,傳播速度更快、傳染力更強,未來一兩周內市場還不可能全面開放,從而也會導致消費市場的繼續收縮,廣東珠三角一帶蝦價較大概率還會保持低位運行的狀態;鶎臃答,由于端午過后行情繼續低迷,因此盡管最近珠三角一帶不少塘口內的白蝦都已適合上市,但養殖戶都選擇冒著高溫天氣存塘風險增大的風險,選擇捂塘惜售,因此最近中山、珠海、江門一帶塘邊交易并不旺盛。
近期北海、欽州等地成蝦也在逐批出塘,35-40頭規格的白對蝦統級收購價在25元/斤左右,20-30頭的基本沒有交易,50-60頭的又基本都是有問題的蝦,收購價只有15元/斤左右。且由于本地市場消化能力有限,近期出塘的白對蝦基本都是往北走,主要是桂北、湘川方向較多,而往東走廣東一帶的卻極少。有經銷商介紹,以北海為例,按旺淡季不同,每周出塘的白蝦,以前大概有三至五成往北流動,三成左右往東走,余下的基本是本地消化,但目前基本都是八成往北走,兩成在本地及南寧、柳州等區內市場消化,往東既麻煩風險又大。“按目前疫情的形勢來判斷,近期市場基本處于保守狀態,北方走量不大,東邊也不適合流動,做得越多可能錯得越多,所以干脆一靜不如一動”。同樣,廣西東興地區也有養殖戶介紹,目前存塘蝦不算多,但也有一定數量,但塘邊交易不旺,45頭蝦只給17-18元左右的價,也很難接受,所以干脆投少一點料,等一段時間再說。但近期氣溫一直較高,旁邊已經有塘口出現問題,50頭的蝦只能是15元左右就打冰出塘,80頭的也只有12元左右。
據悉,雖然最近江蘇一帶小棚蝦存塘量已經不多,蝦價基本止跌趨穩,但目前華東各產區之前投苗較遲的白蝦也逐漸長大,業內預測7月初就陸續有部分出塘,7月中下旬期間會再度迎來一波出塘高峰,且由于5月份補苗投苗非常多,出塘有可能持續到8月份,屆時還會有大量貨源南下沖擊,行情總體也不容樂觀,屆時蝦價領跌的區域仍有可能是集中在閩粵一帶。
業內分析,由于今年全球疫情的特殊性,雖然進口對蝦進入我國的數量比以往兩年都要大幅減少,加上對走私的一再嚴打,國產蝦可以占據市場主要份額,但近期國內局部地區防疫形勢的相對嚴峻,以及尚未完全恢復的全國消費市場,都對蝦市是一個考驗。加上目前華南沿海部分地區仍處于較為干旱的境地,高溫+弧菌的配合對于養殖戶而言都是一個難關,未來一段時間內病蝦出塘比率也不會明顯下降,行情或持續低位波動,因此建議目前處于捂塘惜售狀態的養殖戶注意調控水位及投料量,避免底質、水質惡化而造成損失。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