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8月份是夏季氣溫水溫最高階段。魚類在此階段生長迅速,投餌量代謝量最高,水體殘餌糞便劇增,導致水中有害物質氨氮、亞硝酸鹽、硫化氫等增加,在此情況下寄生蟲病、細菌病等大量滋生,以及有害藻類爆發。魚類在這種養殖密度高水體環境差的情況下,如果監管不及時,極易導致缺氧浮頭泛塘等問題發生,也易引起寄生蟲病、細菌病以及病毒病等的爆發。現將常見病癥及其防治方法分析如下:
一、病情預測
(一)寄生蟲病(車輪蟲、三代蟲、指環蟲、錨頭蚤等):主要危害常見淡水魚養殖品種,全省各地區均有發生,8月份爆發率最高。如車輪蟲、三代蟲指環蟲寄生主要癥狀是魚吃食差,晨起缺氧浮頭癥狀,嚴重時大量死亡,檢查時鰓絲腫脹發白,黏液增多。如錨頭蚤等寄生病魚身體紅點,嚴重的體表充血掉鱗或潰爛。寄生蟲病一般與細菌病同時發生,治療不及時會導致細菌病爆發。
(二)細菌病 (細菌性爛鰓、細菌性腸炎、細菌性敗血癥等):主要危害淡水魚養殖品種,最適水溫為25-30℃。由于致病菌的宿主范圍很廣,野雜魚類也都可感染,因此,容易傳染和蔓延。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
(三)病毒病(草魚出血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等):草魚出血病主要危害草魚、青魚,會在病魚體內外各個器官和組織表現出斑點狀或塊狀充血,眼眶、口腔、鰓蓋等部位,都可以看見充血的情況,對于高密度飼養或高蛋白飼料飼養,都會很容易引發該病,而且對于草魚產量有著很大的影響。錦鯉孢疹病毒剛開始發病,池塘出現鯉魚零星死亡,未見任何癥狀,很容易被忽視,有些養殖戶以為是寄生蟲或細菌性引起,使用殺蟲劑消毒劑后出現大量死亡,當發現池塘進水口和淺水處有鯉魚慢游時,就開始暴發死亡,魚種塘從發病2-3天死亡率可達80%以上,發病急,死亡量大,具有專一性,只危害鯉魚和錦鯉。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養殖池塘應做好水質管理,及時調節水質或換水,定期用氯制劑、碘制劑或生石灰等對池水消毒,保持優良水質環境。定期檢測魚病以及水質中氨氮、亞硝酸鹽、pH、溶氧等。按時開增氧機保證水體溶氧充足。
2.加強巡塘,堅持每天巡塘,尤其夜間巡塘2次以上,注意觀察水質和養殖對象的活動與攝食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投喂正規廠家質量好的飼料,不喂過期料變質料,并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免疫多糖等提高魚體免疫力抗病力;控制飼料投喂量,不過量投喂。定期在餌料臺附近使用改底藥殺菌藥等改善攝食環境。
(二)治療方法
1. 寄生蟲病(車輪蟲、三代蟲、指環蟲、錨頭蚤等),購買并使用國標殺蟲漁藥,按寄生蟲種類發病特點選用魚藥全池潑灑。間隔1-2天后,使用含氯或含碘制劑進行全池潑灑消毒,防止繼發感染細菌性疾病。
2.細菌性疾病(細菌性爛鰓、細菌性腸炎、細菌性敗血癥等) 發病養殖池應使用聚維酮碘或含碘量高的漁藥全池潑灑,或者使用大劑量含氯高的二氧化氯全池潑灑,使魚病得到有效控制。可在飼料中添加恩諾沙星等藥物拌餌投喂,同時使用中草藥類拌飼投喂,再結合水質改良劑改善水質,控制水環境等方面用藥。
3.病毒病(草魚出血病、錦鯉皰疹病毒病等),因病毒病目前沒有特效藥物,因此在養殖過程中以預防為主。一般采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對養殖設施、運輸工具、養殖工具、養殖用水等進行消毒,飼料中可添加維生素、免疫多糖等增加魚體免疫力。對已經感染病毒品種,應立即進行隔離養殖;生產工具、運輸工具嚴格消毒,死魚深埋,不得隨意亂棄;病魚不準外運銷售,按照相關程序報告疫情。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