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來一條烤鱘魚。”8月的貴陽,氣候涼爽,貴陽市民楊文華在晚飯點早早約上朋友到位于南明區青云路的周記留一手烤魚店,品嘗店里的特色——烤鱘魚。
不同于其他烤魚,鱘魚以其肉質鮮嫩,烤出來表皮焦香四溢、魚肉緊致的特點,吸引著越來多的食客。
不一會兒,一盤熱氣騰騰的烤鱘魚被端上楊斯琪和朋友的餐桌,鱘魚尖尖的魚嘴從麻辣鮮香的炒蔬菜里露出,仿佛在告訴食客:“我很可口,快來品嘗!”
近年來,鱘魚因其天然的高蛋白、低膽固醇脂肪、肉質細嫩等特點,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
貴州東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江口鱘魚養殖基地技術人員展示鱘魚。楊良強 攝
2020年,貴州省漁業一產產值61.09億元,同比增長5.87%。其中,鱘魚產量1.91萬噸,同比增長35.46%。鱘魚成為貴州省冷水魚的一張靚麗名片。
好山出好水,好水養好魚,貴州冷水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無污染,冷水年徑流量259億立方米,水溫常年恒定在18℃至22℃之間,給鱘魚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生長條件。
在梵凈山西南麓,發源于山腳下的太平河與閔孝河里從深山里涌出的清冽泉水,千百年來滋養孕育江口縣德旺鄉凈河村各族兒女。
“這么好的水質,不養魚太可惜了。”2014年,德旺鄉通過政府牽頭、專家考察和政府招商引資,全面規劃該村冷水魚養殖項目,貴州東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袁再孝在湖南、湖北等多地幾經考察,最終把公司“安家”在梵凈山腳下,史氏鱘、達氏鱘、俄羅斯鱘、西伯利亞鱘和大雜交鱘在這里優質天然的活水里,成為當地群眾迎來小康生活的來源之一。
靠著龍頭公司的帶動,德旺鄉的貴州鱘魚“游”進了廣闊的大市場。“現在,公司現有魚苗基地、小龍塘基地、德旺基地、羅場基地、凱望基地、雁水基地、 桃映基地、山麻魚孵化繁育基地等8個養殖基地,總占地面積500余畝。公司年產鱘魚苗250萬尾,年產標魚300 余萬斤,合計產值 3500 余萬元。”貴州東億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如今,包括鱘魚在內的冷水魚繁養殖和精深加工產品,已經銷往國內中南、西南、 華南地區和國外東南亞地區。
烤鱘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潘承麗 攝
養好魚需要科技賦能。東億公司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貴州省農科院、銅仁學院等國內多所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用好科技產好魚。
同時,公司優選西伯利亞雜交鱘魚為主養品種,結合該魚種的生長周期短,耐長途運輸,抗病性強等特點,養出了綠色健康、肉質細嫩、營養豐富的梵凈山鱘魚,做到了以好山養好水、以好水養好魚的特色化農產品養殖道路,做到了環境資源的可持續化利用,特色產業可持續進行的穩定發展道路。當前,東億公司擁有現代化的魚子醬加工車間,魚子醬年產量約20噸,魚副產品約150噸,無塵無菌標準符合國家標準。
圍繞發展成為鱘魚標魚養殖及魚子醬加工全國第一方陣企業這一目標,東億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關于全面振興鄉村經濟,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系列,深入踐行銅仁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質量更高、生態更優、產業更強”發展目標,進一步服務江口縣“一縣一業”產業布局,全面落實省生態漁業公司“湖庫增養殖做大,特色水產品做強”戰略布局,充分發揮環梵凈山冷水魚產業帶優勢和貴水黔魚公共品牌優勢,逐步構建以鱘魚繁育、養殖、加工、銷售和魚子醬加工、銷售及國際貿易于一體的鱘魚全產業鏈,力爭通過 3—5 年的發展,實現自有魚苗繁育基地 1萬平方米、養殖水面10萬平方米,年繁育魚苗水花1000萬尾、年產幼苗500萬尾、年產標魚500 萬斤,年產魚子醬50噸,總產值2.5億元的發展目標,努力探索出一條 “以科技實力提升核心競爭力,以商業運營推進農業產業化,以綠色農業帶動生態旅游業”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道路,做大做強貴州鱘魚單品品牌。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