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魚啰,快看,我們塘里的黑魚多么肥嫩!”13日,如皋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橋港村的江蘇弘玖水產有限公司養殖基地大獲豐收,經過一年的精心養殖,首批5萬斤黑魚將被銷往長三角和珠三角的餐桌。這片1000畝的養殖基地,今年將為當地漁業產值帶來16億元的“真金白銀”。
專注于一條魚、打造一個產業,振興一方經濟。近年來,通過不斷優化發展戰略,創新產業模式,實行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主導產業之一的黑魚產業在如皋“破水而出”,游出“一片新天地”,正朝著百億產值的目標激流勇進。
“傻瓜式”養殖受青睞,兜底保障“貸”動致富
14日凌晨5點,天色微亮,養殖戶陳林的魚塘內卻已是熱鬧非凡。一筐筐出水的黑魚在圍網內競相撒歡,6名穿著膠衣的漁民則忙著拉網、捕魚、裝車。魚塘邊,幾位慕名而來的電商平臺的采購人員正在搶著下單。
今年58歲的陳林在橋港村種了一輩子的田。去年9月,在朋友的介紹下,陳林拿出全部的積蓄在村里的弘玖水產養殖基地承包了10多畝魚塘,養起了黑魚,沒想到第一年就迎來了銷售“開門紅”。“每畝魚塘養殖了1萬尾黑魚,毛利潤有兩萬元左右,比種田的收入翻了好幾倍。”
秋天的第一桶金讓陳林嘗到了“創業”甜頭,他打算繼續在基地里承包10畝魚塘,擴大養殖規模。不過,真正讓陳林下定決心加大投入的還是弘玖水產養殖基地的“一條龍”服務。“從前期的魚塘、魚苗、飼料到養殖技術指導、后續銷售都由養殖基地提供,我們幾乎不用花任何心思。”陳林坦言,這種“傻瓜式”養殖很適合他這樣毫無養殖經驗的農民。
弘玖水產養殖基地負責人沈恒建介紹說,對于資金有困難的養殖戶,基地還會聯合銀行為養殖戶解決一部分啟動資金難題。“養殖戶只要帶上30%的啟動資金就行,剩下的70%將由公司進行擔保,牽頭養殖戶與銀行簽訂供應鏈金融貸款。”而更讓養殖戶吃下“定心丸”的,來自于基地提供的兜底保障服務,“如果養殖戶遭遇市場行情波動虧本了,我們會在每個結算周期將虧損的差價補償給養殖戶。”
這種“穩賺不虧”的買賣成了橋港村黑魚養殖對外招商的有力招牌,迅速吸引了本村和鄰村120多個農戶的加盟,每個養殖戶每年收益超過10萬元。
借力高校“智慧大腦” 科技人員“傳經送寶”
從空中俯瞰弘玖水產養殖基地,一個個綠色的塑料大棚“覆蓋”在魚塘上方,蔚為壯觀。
為何要在大棚內養魚?基地負責人沈恒建解釋說,這些大棚是他們自主設計開發的溫控設施,目的就是為了保持魚塘內的溫度常年控制在15攝氏度以上。
“我們的魚苗從廣東引進,這類品種的黑魚喜歡高溫,如果氣溫太低,魚兒進食會減少,不利于生長。”沈恒建說,相比與本地品種的黑魚,南方黑魚肉質的口感更好、抗病能力更強、高密度生長環境下的產量也更高。
科技創新是水產養殖業快速發展的核心,而如皋黑魚產業從飼料到深加工,都離不開技術的加持。
“我家的飼料吃完了,麻煩送點過來。”14日下午2點,養殖戶張如明在黑魚養殖基地微信群里發送了一條消息。一個小時后,1噸黑魚飼料便從10公里外的黑魚專用飼料廠送到了魚塘。
“這些飼料是我們自己研發生產的,從源頭保障了黑魚的品質。”江蘇弘玖水產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張勇說,近年來,公司與廣東農科院等科研院校聯合開發了黑魚系列專用飼料,可以滿足黑魚在不同生長階段的營養需求。“每天會生產50噸左右的黑魚飼料,運送到養殖基地,基本上日產日銷。”
為了給養殖戶送去先進的養殖理念,基地還給每個魚塘配置了專業的技術員。23歲的退役軍人劉順偉就是其中一員,一天兩次上門為養殖戶“傳經送寶”。塘里的魚長得好不好,有沒有生病?需不需要更改飼料品種?水質達不達標,用不用增氧?所有的一切都盡收他的眼底。看著一個個養殖戶鼓起了“錢袋子”,劉順偉決定一邊為基地打工,一邊創業。去年,他果斷在基地內承包了2口魚塘,一年下來,兩份收入能有20萬元。
“基地日銷黑魚5萬斤,從基地捕撈的黑魚會被運往分揀加工中心,70%進入活魚市場銷售,30%被送入加工廠進行深加工。”張勇告訴記者,眼下,公司正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開發“水之夢”系列黑魚深加工產品,讓越來越多的速凍生魚片和魚丸進入“尋常百姓家”和工薪階層的“快餐盒”。
標準保障“舌尖安全” “以魚聚業”做大做強
一條普通的小黑魚為何能成為如皋養殖戶的致富魚?縱觀當地龍頭企業江蘇弘玖水產有限公司的成長史,似乎能夠找到答案。
2009年,從外地回鄉創業的范存國和家族里的兩位兄弟一同創辦了“范氏生態水產專業合作社”。經過10多年的摸爬滾打,兄弟三人通過技術創新、資源整合,成立了江蘇弘玖水產有限公司,現已形成集苗種繁育、飼料生產、成魚養殖、食品加工、物流配送、市場貿易一體化的六大業務板塊,生產的鮮活黑魚及深加工產品暢銷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30多個大中城市,帶動200多戶養殖戶走上致富路。
去年,小小的黑魚在如皋悄悄游出了一條10多億元的產業鏈,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產業。“今年我們還計劃投資10億元建立食品綜合性產業園,明年年底投產后可年產5萬噸黑魚深加工產品。”范存國坦言,目前深加工黑魚產品深受市場歡迎,建立食品綜合性產業園是公司進行生產擴容和延伸加工鏈的“先手棋”,目的就是進一步做大如皋黑魚產業。
7月初,一則喜訊傳來,江蘇弘玖水產有限公司黑魚全產業鏈成為如皋唯一獲評江蘇省農業標準化試點項目。
“我們想將標準化貫穿黑魚的培育養殖、生產銷售全過程,加快黑魚養殖行業優化升級,打造精品農業發展新模式,讓黑魚成為如皋特色農產品的新名片,幫助更多的養殖戶發家致富。”范存國表示,從養殖基地售出的每一條黑魚都帶有一張“身份證”,只要用手機一掃便可了解這條黑魚的溯源信息,有效保障了百姓的“舌尖安全”。
“一條魚、一條產業鏈、一條致富路。”今年,如皋政府投入100萬元,加大資金、技術、政策等力度,不斷扶持黑魚產業發展。從苗種到餐桌,如皋將進一步完善黑魚產業鏈條,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黑魚產業經濟總量30億元、2030年突破百億產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