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略海洋長風起,筑夢深藍正當時。
湛江三面臨海,海域面積2.1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2023公里,約占全省海岸線的三分之一、全國的十分之一,自古以來就因海洋生物資源豐富聞名海內外。經過一代又一代湛江人民的不懈奮斗,湛江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20年居全省首位,水產產業年產值500多億元,從業人員達100多萬人。
11月18日,湛江召開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研究制定水產產業發展的思路舉措,推動水產產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下一步,湛江將堅持把做大做強水產產業作為落實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具體實踐,作為湛江全力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加快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重要支撐,搶抓機遇、起而行之,奮力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奏響向深藍挺進的宏偉樂章。
水產總量位居全國前列
形成跨行業完整產業鏈
俯瞰湛江千里黃金海岸線,一場以“藍色”為主基調的新一輪發展浪潮已蓬勃興起。世代耕海牧漁的湛江人,依靠大自然的饋贈,大力發展水產產業,在產品特色、生產規模、市場占有率等方面積累了顯著優勢。
湛江是我國水產品主要養殖和進出口地區,是國際權威機構認證的“全球水產采購基地”,水產總量居全國前列。湛江對蝦、湛江金鯧魚、湛江蠔三大品牌享譽國內外。
作為馳名中外的“中國對蝦之都”,湛江對蝦種苗產量、養殖面積、養殖產量、飼料產量、加工規模、出口量和交易額七項指標均居全國各地級以上市第一。對蝦加工產品銷售額占全國的60%,對蝦出口額占全國的25%、全省的50%。
湛江還是“中國金鯧魚之都”,擁有全國最大的金鯧魚養殖基地,年產金鯧魚8萬多噸,占全國的40%、全省的80%,總產值達70億元,金鯧魚產業成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產業之一。
“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湛江生蠔同樣是一絕,年產量40萬噸,占全國的10%、全省的35%。其中,官渡生蠔肉質鮮美嫩滑,深受消費者青睞;起源于湛江的炭烤生蠔風靡全國,成為南北夜宵檔的主角。
2010年6月,廣東首個深海網箱產業園在特呈島投入建設,就此拉開了湛江深海網箱養殖發展的序幕。目前,湛江深海網箱制造量全國第一,深海網箱養殖數量全省第一,水產產業新業態、新產品、新技術嶄露頭角。
如今,湛江水產產業已形成了包括種苗、養殖、加工、流通等環節,跨飼料生產、生物藥物、裝備制造、包裝運輸、專業服務、休閑漁業等多行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供應鏈,涌現出恒興、國聯等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中央廚房”預制菜、蝦釀酒、生蠔飲料、生蠔保健品、蠔殼生態環保建材等新產品層出不窮,為產業多元化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水。
科技支撐、人才強漁。湛江水產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強勁,以廣東海洋大學、湛江灣實驗室等科研機構為代表,以恒興、國聯、海茂、海寶、海興農、海威、虹寶等企業為龍頭,一批高水平科技創新資源集聚湛江,為水產產業創新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
引領水產產業發展風向標
立足新發展階段,湛江堅持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發展理念,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力變革。水產產業作為傳統優勢產業,要實現提質增效、華麗轉身,必須堅持以工業化、生態化、數字化為引領,努力走出一條現代化發展新路徑。
湛江正突出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加快完善提升從“養殖”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引領水產產業發展風向標,以工業化理念重塑水產產業鏈、價值鏈。
全市現有水產品加工企業203家,年加工能力100萬噸,年產量60多萬噸,水海產品加工全國一流。接下來,湛江將科學規劃建設一批水產產業園區,吸引優質生產要素向園區集中,以產業鏈延伸帶動產業集聚發展,加快推動散戶養殖粗放型模式向“公司+農戶”集約型模式轉變。在此基礎上,大力實施品牌化戰略,充分發揮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產品宣傳推廣、市場資源擴展等作用,持續擦亮“湛江對蝦”“湛江生蠔”“硇洲鮑魚”“湛江沙蟲”“吳川烤魚”等國字號品牌。
湛江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動水產產業健康發展,打造水產行業“綠色標桿”,以生態化理念實現水產產業高品質、可持續發展。
湛江碧海藍天,漁業功不可沒。據測算,湛江大力發展“碳匯漁業”,全市貝類養殖產量50多萬噸,每年固定二氧化碳達22萬噸。湛江將立足可持續發展,嚴格執行南海伏季休漁制度,切實保護生物多樣性和水域生態安全。同時,深入開展水產養殖生態化改造,大力推廣微生物治污、尾水凈化循環利用等健康綠色養殖技術,打造全國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
此外,湛江搶抓數字化“風口”,加快推進大數據、互聯網、物聯網等信息技術與水產產業深度融合,推動行業整體性變革和系統性重塑,以數字化理念驅動水產產業提效能、激活力。
當下,湛江“數字水產”發展方興未艾。國聯公司5G水產品加工生產線全國領先;恒興公司首創的智能池塘養殖系統已投入使用;全聯水產采購平臺集水產品國際貿易、加工、倉儲、物流、銷售于一體,到2021年營業額已突破75億元人民幣。接下來,湛江將積極引導水產企業開展數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慧水產養殖示范基地。加快推進水產產業數據全面采集,實現科學養殖、精準養殖。加快推進生產運行、經營管理、營銷服務等多環節融為一體的信息化平臺建設,努力在全球水產產業中爭取更大話語權、定價權,形成水產產業的“湛江指數”。
聚焦關鍵環節精準發力
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大海,賦予湛江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在海洋強國戰略背景下,湛江水產產業迎來了加快發展的黃金機遇期,有望率先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突破口。湛江將找準切入點和著力點,精準發力、聚焦施策,打好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組合拳”,加快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湛江通過自主創新,已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其中對蝦、海水魚、珍珠品種選育走在全國前列。湛江將繼續依托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集聚優勢,強化水產種業技術研發聯合攻關,爭創一批國家級、省級海水魚良種場,培育一批國家級水產種業龍頭企業,建設全國的水產種業“硅谷”。
沒有綠色的養殖方式,就很難產出高品質的水產品。全市在建國家級海洋牧場2個,已建設人工魚礁7座;建設海洋與漁業類保護區22個,保護區數量、面積和保護品種均居全省首位;2021年,湛江增殖放流水產種苗1.85億尾;全市4.5萬多畝高位池全部建成尾水處理設施,規模達全國之最。
在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方面,湛江謀劃建設現代化水產品深加工園區,打造國家級數字化水產品加工示范區,加大低值水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的高值化開發和綜合利用,引導加工企業向海洋生物制藥、功能食品和海洋化工等領域延伸發展,不斷開拓新產品、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推動水產品向精深加工轉型發展。
為加快打造世界級水產品交易中心,湛江將著力推進中國(湛江)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做大做強國際水產品電子交易平臺,全力辦好廣東·東盟農產品交易博覽會、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和現代漁業論壇,充分發揮湛江作為“全球水產采購基地”優勢,形成“買全球、賣全球”模式。
此外,湛江還積極探索水產產業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大力發展休閑漁業,打造一批休閑漁業特色基地;謀劃建設湛江海鮮展銷美食一條街,進一步擦亮“中國海鮮美食之都”名片。
湛江市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重點建設項目表(2021—2026年)
●建設全國水產種業“硅谷”。1.支持國家級、省級對蝦良種場開展南美白對蝦選育種工作,解決優質種蝦信賴進口問題,打造全國對蝦優質種苗研發與供應基地。2.創建3—5個國家級、省級金鯧魚、石斑魚等名優海水魚良種場。3.培育全國水產種業龍頭企業,支持海茂公司等水產種業企業創建國家、省水產種業產業園。
●建設全國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1.推動5萬畝池塘養殖模式創新與升級,整合資源,對小、散、亂的池塘進行規模化、集約化改造,推廣生態養殖模式,發展休閑漁業,對不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池塘,實行逐步清退。2.支持1萬畝高位池改造為工廠化養殖,提高智能化、生態化養殖技術水平。
●發展深遠海養殖。全市建成5000個大型深水網箱、5—10個深遠海大型智能化養殖平臺、4個國家級海洋牧場,構建大型海上“藍色糧倉”。
●建設現代化國家級水產品深加工產業園區。建設一個集產品研發、精深加工、產品制造于一體的水產品深加工園區,將園區打造成國家級數字化水產品加工示范區。
●建設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建設一個年交易額在1000億元的國際水產交易平臺,配套建造30萬噸以上大型中心冷庫,打造成具有保稅功能的國際水產品交易“前置倉”。
●建設海鮮展銷美食一條街。在市區利用現有水產市場,升級改造建成湛江海鮮展銷美食一條街。
●建設中國水產中央廚房產業高地。依托恒興、國聯等龍頭企業,打造百億元水產中央廚房(預制菜)產業基地。
●發展壯大水產裝備制造與智能化產業。大力發展深海養殖、水產加工、飼料生產等智能化裝備制造,打造百億元裝備制造產業,提升水產產業智能化生產水平。
●打造一批水產品知名品牌。鼓勵支持企業爭創品牌,力爭創建全國和省名特優新農產品10個,粵字號水產品牌20個,地理標志水產品1—2個。每年舉辦一屆中國國際水產博覽會和現代漁業論壇。
●美麗漁港建設。完成14個國家、省級漁港建設,打造四大漁港經濟區。
●建設水產品大數據檢測監管體系。1.建立全市水產品聯檢機制。整合政府和龍頭企業水產品檢驗檢疫資源,成立湛江市水產品檢驗檢疫聯盟,爭取國際認可,互認互檢,強化水產品質量檢測和產地檢疫。2.開發“湛漁碼”,建立產品追溯體系,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打造平安漁業。1.全面實施“港長制”。2.將符合條件涉漁“三無”船舶納入鄉鎮安全管理。3.為納入鄉鎮管理的涉漁“三無”船舶安裝定位裝置。
數讀
湛江水產產業有多“威”
●水產產業年產值500多億元,帶動就業100多萬人。
●2020年,湛江水產產量124萬噸,水產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20年居全省地級以上市首位。
●湛江共有水產養殖場(戶)22440個,養殖面積8.27萬公頃,養殖年產量104萬噸。
●深海網箱養殖數量全省第一,達3300多個,占全省2/3,年產量12萬噸。
●漁港43個,漁船8000多艘,年捕撈20萬噸。
●2020年對蝦養殖面積38.3萬畝,產量20萬噸,占全國海養對蝦總產量的30%、全省總產量的70%。
●金鯧魚年產量達8萬多噸,占全國總產量的40%、全省總產量的80%。
●生蠔年產量40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0%、全省總產量的35%。
●全市水產加工企業200多家,年加工能力100多萬噸,年生產量60多萬噸。
●取得出口衛生注冊的水產加工企業30多家,產品獲美國、歐盟、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出口認證112家。
●2021年一至三季度,湛江水產品出口29.6億元,同比增長19.2%,進口29.7億元,同比增長37.2%。
●湛江是全國最大的海水對蝦飼料生產基地,共有水產飼料加工廠20多家,對蝦飼料年銷售量超43萬噸。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