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高約2.5米、直徑10米的圓形大鐵桶,上面架上鋼構,拉起尼龍膠線筑起大棚,遠遠望去就像一個個蒙古包。這是徐聞縣海安鎮坑仔村委會紅坎村黃貴亞等3名村民利用鹽堿地建起的旱地大鐵桶養蝦池。
11月28日,黃貴亞的旱地大鐵桶養蝦場正式投苗,370萬尾的南美白對蝦在一個個像單間游泳池的大鐵桶里游來游去,悠然生長。
去年10月,長期在海南經商的黃貴亞回鄉尋求新發展。從小在海邊長大的黃貴亞想到“靠海吃海”搞對蝦養殖。他到福建、汕尾等地考察對蝦養殖,發現人們用大鐵桶養蝦,既不影響水土,又能取得很好的經濟效益。他決定引進這種大鐵桶養蝦技術,利用坑仔村前的幾十畝鹽堿旱地搞養蝦。
說干就干,黃貴亞與2名村民和村里簽了土地租賃合同,今年10月開工建設對蝦養殖場。湛江市駐徐聞縣海安鎮鄉村振興工作隊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海安鎮委書記林果和市駐海安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鄭磊、副隊長鄭朝新在建設初期經常到現場解決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在建設過程中,市駐海安鄉村振興工作隊還經常到對蝦養殖場了解建設情況,與村民謀劃對蝦產業的發展。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建成了第一期70個大鐵桶養蝦池。
黃貴亞指著一個個獨立的大鐵桶介紹說:“夏天我們用遮陽布在大鐵桶架子上蓋住蝦池,冬天我們在架子上蓋上塑料膜,這樣大棚下的養蝦池冬暖夏涼,有利于對蝦生長!彼o記者打了個比喻:每個大鐵桶面積78平方米,養蝦池就像一個個單間游泳池,每個大鐵桶獨立成池互不影響,就算個別蝦池有問題也可控病毒,防止污染,鐵桶體積小還有利于近距離觀察養殖過程中對蝦的生長情況。
養蝦水質很關鍵。高密度育蝦過程中,殘餌、代謝廢物、對蝦自身脫殼等垃圾沉聚在桶底,極易滋生病菌危害蝦體。為了保證養蝦水的質量,黃貴亞用管道把離岸60米離地深2米的海水無菌處理后引進水池,每個大鐵桶每天換水8次。加注新水不僅能把臟東西排走,還能補充對蝦生長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從而增強蝦殼的硬度,提高對蝦抵抗力。
記者在旱地大鐵桶養殖場看到,大鐵桶養蝦池里沒有翻動水花的打氧機,只看到大鐵桶水池里冒著一些小氣泡。黃貴亞說,我們使用的是新技術,我們在池底安裝增氧機,從蝦池的底部供氧,增加蝦池的供氧量,同時采取集中培藻,補水補藻的方法,更加有利于對蝦生長。
黃貴亞介紹說,由于生長環境好,對蝦投放密度大,成活率高,長得快,生產周期短,一般每個大鐵桶可投苗5到8萬尾,投苗后70到90天可以收獲,每個大鐵桶可收獲對蝦600到850千克。這樣改變了南美白對蝦一年兩造養殖模式,一年可養蝦4造。湛江是個多臺風的地區,這種旱地大鐵桶養蝦由于離海邊較遠,不用擔心受到臺風影響,改變了過去“靠天養蝦”的傳統養蝦方式。
黃貴亞帶著記者來到旁邊正在施工的工地說,整個旱地大鐵桶養蝦場30多畝,共投資400多萬元,計劃建設大鐵桶120個。第一期70個大鐵桶投苗后,第二期50個大鐵桶養蝦池也將在明年初建好投苗。今后計劃成立專業合作社,帶動村民和周邊群眾養蝦,還計劃建設一間對蝦加工廠,生產對蝦產品,讓對蝦生產獲得更大的效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