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農業農村部就全國農業優異種質資源及資源普查進展情況召開新聞發布會。鱇浪白魚入選全國水產10大優異種質資源。
鱇浪白魚在澄江本地稱抗浪魚,是撫仙湖的特產。個體雖小,但肉味鮮美,一直是撫仙湖的主要漁業對象。20世紀90年代,由于濫捕、外來魚種影響等因素,抗浪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為恢復抗浪魚種群數量,加快推進抗浪魚產業化發展,從2000年開始,在玉溪市水產工作站的對接下,澄江縣農業局水產站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合作,在澄江海口鎮設立澄江縣抗浪魚研究所,對野生抗浪魚進行馴養,經過三年的研究,成功實現抗浪魚人工繁育培養,2004年,在海口鎮的永和、羅碧、甸朵、水尾4個村逐步引種開展繁殖。由此,海口鎮的村民們開始了人工馴養繁殖抗浪魚。
在海口鎮永和村外浪塘小組,養殖抗浪魚的魚塘一個挨著一個,每個魚塘養殖的抗浪魚大小不一。據抗浪魚養殖戶施增祥介紹,抗浪魚每年的產卵高發期是三四月,雖然抗浪魚成品魚規格在四至五寸,但要養兩年半到三年才能達到這個標準。在抗浪魚養殖過程中,喂食也要“標準化”,每一餐要把定量的雞蛋黃和魚料混合攪拌后,再撒到魚塘里。由于抗浪魚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較高,對魚苗日常的管護要求也較高,每天早晚都要清洗魚塘。如今,隨著抗浪魚養殖技術日趨成熟,在海口鎮和九村、七江河谷地帶,已發展連片抗浪魚流水養殖戶30多戶,魚池200多畝,澄江全市年產抗浪魚可達30多噸,年產值在1000萬元左右。
澄江市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綜合中心工作人員李永順說:“抗浪魚是撫仙湖里的特有品種,由于以前瀕臨滅絕,政府投入資金進行繁殖保護,現在除了放流撫仙湖外,還可以供應市場。”
據了解,抗浪魚喜歡在含氧量較高、水溫20攝氏度左右的水域環境生長,屬于中上層魚類,集體成群活動于開闊水面,游水迅速,抗風抗浪能力較強。近年來,隨著撫仙湖保護治理力度的持續加大,以及抗浪魚增殖放流行動和民間保護野生抗浪魚種群工作的開展,撫仙湖里的抗浪魚種群數量有了提升。
自2016年以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澄江成立了三個抗浪魚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一戶帶動一戶,一村帶動一村,澄江的抗浪魚養殖規模逐漸擴大,帶來的經濟產值逐年增加。同時,抗浪魚養殖產業的發展,為澄江鄉村振興注入強大動力,慕名而來的游客也在不斷增加。(通訊員 耿梓榕 代文娟)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