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秘魯、韓國、東南亞等傳統魷魚出口地區疫情仍相對嚴重,歐盟、美國等魷魚消費市場產品進口紛紛把目光瞄向了我國大陸,去年下半年以來,魷魚加工出口一改先前疲軟頹勢,呈現迅猛增長態勢,特別是12月以來外貿訂單急劇增加。
作為全球防疫最為安全的大后方,我國現己成為名副其實魷魚加工的"世界工廠",相反因內地疫情多地持續爆發,受物流檢測、防疫管控等諸多限制影響,魷魚內貿加工依然低迷。據了解,年底前石島、煙臺及舟山、丹東等國內的魷魚出口加工廠訂單目前都基本飽和,特別是隨著年關將近,都趕著在工人春節放假停工前,正開足馬力生產。
筆者近日在全國遠洋魷魚主要捕撈地區一一舟山了解到,當地西峰、舟漁以及興業、富丹等主要幾家魷魚出口加工企業的外貿訂單數量大幅增加,特別是12月份以來同比上年至少增加在二成以上。據了解,2021年舟山全市魷魚加工產品出口量約7萬噸(占水產品貿易出口總額的40%左右),同比2020年增加6%,其中下半年出口加工量同比上半年增加了30%。
另據了解,近期山東煙臺、石島一些魷魚加工廠訂單分流到舟山加工也越來越多,一是北方加工廠己達量生產,來不及加工,二是因為當前北方天氣寒冷,南方條件更有利。三是舟山地處秘魯魷魚最大產區和全國魷魚集散地,有完整的魷魚供應鏈和出口加工設施能力在舟山加工對原料有更多的選擇權,且可以減少原料物流成本,盡管舟山地處海島水產加工的人工、水電等相關費用高于北方,但還是具有綜合優勢,特別是電能等相對充足,產能限制相應要少,據舟山當地魷魚加工業內資深人士分析,從目前趨勢預判,如果能繼續保持當前強勁勢頭,估計2022年舟山魷魚加工出口總量將要比去年明顯上一個臺階。
盡管魷魚出口加工訂單大副增多,但一些水產加工企業負責人普遍感到并不樂觀,聲稱出口加工當前經濟效益并不理想,并內心充滿著一絲擔憂。一是因為產品出口集裝箱海運價格昂貴,運費成本高。二是因為疫情影響人工等成本上升。三是因為匯率浮動變化影響。四是因為魷魚加工原料價格現總體處于低位,訂單報價不高,出口退稅少。
特別是作為秘魯魷魚價格風向標的舟山,近日負面行情消息不斷,據悉作為全國魷魚最大產地供應商的舟山魷魚合作銷售正面臨擱淺,一旦負面消息成真,魷魚原料價格出現大幅下滑,形勢堪憂,不但引發后續訂單價格下滑,而且造成己生產的成品及半成品庫存跌價,還會因原料價格的下跌引發魷魚加工訂單減少。
另外魷魚批發中間貿易商表示,買漲不買跌,近日受舟山合作銷售內部不穩定的負面消息影響,國內一批下游加工廠紛紛采取觀望態勢,減少魷魚原料購貨量,采取化整為零的辦法,每天需要加工多少庫存多少,來規避原料價格可能下跌風險,下步魷魚市場行情會不會嚴重受挫,大家正拭目以待,全國魷魚行業已籠上一層不安的烏云。
筆者也電話連線了一些山東石島魷魚加工企業,他們聲稱,舟山是秘魯魷魚最主要產區,當前價格行情主要看舟山,且舟山的價格與秘魯魷魚進口貿易價格也有很大關聯,舟山這幾年創新實施秘魯魷魚合作銷售,基本形成了價格穩定基石,值得業內肯定。特別在這兩年秘魯魷魚產量較高、疫情艱難困境挑戰,價格處于低位的情況下,更是具有價格支撐作用。
作為魷魚加工出口企業,他們最希望原料價格穩定,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各方受益,反對暴漲暴跌,大起大落,最后吃虧的還是國內魷魚上下游產業鏈的經營者,受益的是一批國外客戶。并表示,一方面因為全球疫情持續影響,當前國外魷魚加工能力嚴重受限。另一方面今年日本海魷魚產量較低,加上國內外通貨膨脹,韓國、日本、歐盟等終端市場魷魚價格都出現一定幅度上升,且目前秘魯魷魚價格總體處于低位,應該存在價格穩中有升的空間,國內一二三產業者應共同來維護好秘魯魷魚價格穩定大盤,目前國內一些加工企業都有不少數量的成品、半成品制品訂單庫存,一旦魷魚原料價格暴跌,勢必引發企業重大經濟損失,他們正高度關注。
舟山被稱為"中國魷釣漁業第一市",魷魚產量占到全國的60%以上,其中主要作為加工原料的秘魯原條魷魚占到全國的80%,目前在外相應捕撈漁船200余艘,去年下半年因為拉妮娜現象,海況有利,東南太平洋西經赤道漁場秘魯原條魷魚不僅魚發較好且時間較早,產量較高,銷售壓力增大,加上舟山魷釣以群眾民營為主,分散經營,合作銷售缺乏強有力的合力,加上疫情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捕撈一產內部矛盾交織加劇激化導致合作銷售穩定出現搖擺,一石激起千層浪,據悉目前舟山各方對此也高度關注,正努力化解危機。
魷魚價格保持穩定,不僅有利于上游捕撈一產,而且也有益于下游魷魚出口加工業,供應鏈的完整性和協同性,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產業發展實力的重要指標,能否平穩過關,避免魷魚上下游動蕩,全球魷魚業界正聚焦舟山,各方都密切關注舟山魷魚合作銷售組織的搖擺穩定走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