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梅州市社情智庫研究院線索,近日,梅縣區白渡鎮悅一村陂下一村民魚塘所養殖的約1800尾魚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引起警方及農業部門的重視。有關部門現場初步判斷,被投毒的可能性較大,但具體結論,還需等待取樣檢測結果。1月25日上午,記者來到悅一村陂下村民小組石湖塘了解情況。只見該魚塘位于一小村道旁,地勢較低。記者沿著斜坡下到塘邊,塘邊飄浮著大量死魚,既有手指大小的魚苗,也有重達兩三斤的大魚。現場,能聞到陣陣難聞的腥臭味。
該魚塘塘主古叔告訴記者,他在1月17日便發現了魚塘內的魚兒陸續翻白死亡,當時認為是缺氧,便采取了抽水和增氧等措施,但并未能緩解。“最初我還清理打撈了不少剛死掉的魚送給鄰里朋友,當時并未意識到這是遭人投毒。”古叔告訴記者,1月18、19日,魚塘繼續有大量魚兒死亡,覺察不對勁后便報了警,“當時警方沒有給出什么指導意見。后面幾天又有魚大量死亡,我就又一次報警。
1月24日,刑警、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還取了樣本拿去檢測。”古叔表示,這個魚塘約三畝大小,養有草魚、雄魚等大小不等的魚約1800尾,損失在3萬元左右。盡管目前化驗結果還沒出來,但并不排除是人為投毒。記者了解到,梅縣區農業農村局工作人員經現場勘查、詢問塘主和根據天氣變化等初步判定,該魚塘魚類大量死亡屬非自然死亡,被投毒致死的可能性較大。“雖然損失并不算大,但如果是投毒,性質就比較惡劣。”古叔表示,盡管他有初步懷疑的對象,但目前并沒有證據,因此,他并未向記者透露太多。
圖文/梅州日報記者:梁志航
實習生:侯學鑫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