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萬物生。在曲阜市吳村鎮龍尾莊村“90后”小伙徐文政的養殖基地里,滿池橙白紅黑的小魚們撲撲騰騰,好不熱鬧。在他的帶領下,龍尾莊村集體有了共同致富的產業,一尾尾五彩斑斕的錦鯉成為村民們的“致富”鑰匙。在這里,有的錦鯉賣價能達到數千、數萬元,甚至更高。
錦鯉歷經數次篩選
最高一條賣近三萬
2月8日上午10點多鐘,到了給錦鯉喂食的時間,徐文政拿著魚食來到魚塘邊。初春時期,天氣依舊寒冷,魚習慣往水底藏。
“別看現在水面平靜,一投食就全上來了。”徐文政邊說邊用塑料瓢敲了敲盆底,咣當咣當幾聲響,橙白相間的錦鯉爭先恐后地游上水面。一瓢魚食灑下魚塘,接著又一瓢,魚塘瞬間炸開了鍋,滿池的魚撲騰爭搶魚食,水濺得四處都是。
眼前這片養殖基地占地30畝,有10個魚池,水池中錦鯉多達十余種,以昭和三色、紅白錦鯉、大正三色錦鯉為主。“龍尾莊水庫多、坑塘多,水質偏硬,養出來的錦鯉皮膚和外形都比較緊致,顏色靚麗。”徐文政養的錦鯉體型勻稱,在白底之上有紅色的斑塊,紅白相映,清晰明快。
立春已過,晝夜溫差仍不小,這時候徐文政比平時更忙碌,“錦鯉的最適溫度為21℃~27℃,但對水溫急劇變化適應力不強。”水溫升高或下降3℃以上時,魚就會生病。為此,他需要時時刻刻在魚場檢查水溫,晚上也會經常出來走幾圈看看。
這兩年,市場對高品質錦鯉的認可度與日俱增,徐文政也把矛頭瞄準了高品質錦鯉。“看這些魚兒的游姿、花色千差萬別,這是給它們分級的標準之一。”除了檢查與喂養,給錦鯉們分出等級,才是徐文政的主要工作。他表示,錦鯉的淘汰率非常高,從出生到出售,要經過4次篩選,10萬尾魚苗,最后可能就剩下不到1000條,真正的精品一年也就一二百條。但這些精品的價值非常高,再經過后期層層篩選,留下的“佼佼者”賣價能達到上萬元,甚至更高。
物流業的高速發展讓“活體運輸”更加便利,也讓龍尾莊村的錦鯉“游”向了全國。作為一名年輕“90后”漁民,徐文政從2017年起就開始通過專業的拍賣平臺銷售錦鯉,成為互聯網上的“養魚家”。如今,他的錦鯉年銷售額達到300萬元,其中70%的份額來自網絡平臺,價格最高的一尾魚成交價達到了2.8萬元。
不認輸而且愛鉆研
回鄉創業闖出名堂
“從小就喜歡魚,養魚是我最大的興趣愛好。”說起與錦鯉結緣的契機,平時話不多的徐文政打開了話匣子。
2014年,23歲的徐文政已有穩定工作。一次和朋友到水族館買魚,那一尾尾絢麗綻放的“水中色彩”將他深深吸引,小小的魚兒不僅品相漂亮,價格更是不菲。“也是在那幾年,互聯網上錦鯉文化開始興起,錦鯉成為了好運的象征,引來眾多網友轉發錦鯉。我覺得,錦鯉這種魚一定會逐漸火起來。”對魚兒的興趣和熱愛以及對錦鯉市場前景的良好預期,讓徐文政毅然辭去朝九晚五的工作,回到家鄉龍尾莊村租了11畝池塘建起魚池,搞起了養殖。天氣、水質、病蟲害等因素都會影響錦鯉的生長情況。“那個時候整體就琢磨養魚,晚上睡不著覺,熬夜看資料。”徐文政清楚地記得,有一回長到15厘米的錦鯉突然生病,沉到水底。等到發現的時候,價值20萬元魚苗全部翻白肚了。最初的幾年,大家對錦鯉的接受程度遠不如現在,尤其是在北方,即便是好的錦鯉,也很難賣到理想的價格。
魚苗進價高,養殖有風險,市場認可度又不高,頭三年,徐文政辛苦養魚,卻賠進去七八十萬元。因為前期投入成本太高,退出損失更大,徐文政只能“打落牙硬往肚子里咽”。
正是有了前期的積累,徐文政更加用心地鉆研錦鯉養殖知識,還跑到外地“取經”,嘗試自己買種魚培育魚苗,大大降低了成本,養殖的錦鯉無論是量還是檔次上都有了明顯提升。隨著市場對錦鯉的認可度越來越高,從2017年,徐文政的魚塘開始扭虧為盈,他也把規模擴大到了100多畝,年投放魚苗500萬尾,魚池里擁有紅白、大正、昭和等十多個名優品種,在全國各地的錦鯉大賽中獲獎50余次。
外形花紋上做文章
小錦鯉做出大產業
吳村鎮龍尾莊村地處九仙山腹地,隨著鄉村旅游業的發展,這個昔日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村,逐漸成為四方游客流連忘返的好地方。2019年,龍尾莊村成立錦鯉合作社,邀請徐文政一起“合伙”,共同做好錦鯉產業。
“村里成立龍尾莊錦鯉合作社,村集體建好了魚塘,蓋好了大棚,基礎設施全部完善好了之后,我提供魚苗,提供養殖技術。”借助吳村鎮“支部領辦合作社”的政策,徐文政成為村里的鄉村振興合伙人。他以成本價為村集體提供魚苗,提供養殖技術指導和銷售平臺,借助他的經驗、資源和平臺,龍尾莊村的錦鯉養殖場迅速發展起來,成為村集體增收的重要渠道。
流水潺潺,錦鯉嬉戲,百姓和睦。經營紅火的合作社,一尾尾五彩斑斕的錦鯉,不僅讓龍尾莊村集體有了富村的產業,更成為村民打開致富大門的一把“金鑰匙”。現如今,也有不少村民看中了錦鯉養殖,加入到錦鯉合作社當中。目前,龍尾莊全村已發展錦鯉養殖面積近300畝,年投苗量約1500萬尾。
一年之計在于春,說到今年的打算,徐文政表示,將從體型、顏色、花紋的分布上做文章,把錦鯉品質提上來,早日實現品牌化。而對龍尾莊村錦鯉產業未來的發展,他提出建議稱,希望結合九仙山旅游開發,將錦鯉產業與鄉村休閑漁業、旅游服務業融合發展,構建錦鯉全產業鏈,真正讓龍尾莊錦鯉“躍龍門”,讓小錦鯉游出大產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