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寧德霞浦縣開春第一戶海參起捕,慘虧60多萬元。
從霞浦海參協會獲知,該蘇姓養殖戶養殖海域為目嶼島,共6000斤海參苗。因海參長勢不好,在采取各種措施無果,為減少餌料及人工無為支出,徹底絕望之際,于近日被迫收成,自行加工成拉缸鹽。據透露,翻倍率僅為0.12倍!慘不堪言!
據業內人士分析,因海參長不大,加工成拉缸鹽基本為80頭以上規格,價格要比10-40規格的海參要低得多。僅這6000斤海參,估計得虧損60萬元!
從一斑可窺全豹,今年霞浦海參養殖總體產量比去年要低的多。據霞浦海參協會分析,主要有幾個方面原因:
1、持續陰雨天氣不利海參生長。從年前開始,霞浦持續陰雨天氣20多天,據查詢未來15天天氣預報,仍然多為陰雨天氣。
2、海參縮水、僵硬日趨嚴重。據養殖戶反映,近10天來,霞浦海區絕大多數海參攝食量減少,海參縮水嚴重,平均一籠縮水1-2斤,個別甚至縮水3斤以上。據文岐海域曾姓養殖戶反映,他的海參縮水嚴重,目前翻倍率還達不到1倍。
王印庚研究員現場了解海參發病情況
3、病害頻發,吐腸不能有效遏制。前期養殖戶普遍反映,海參長勢正常,均較為樂觀。但進入12月份以來,即發現零星吐腸,但一直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據雷江海域薛姓養殖戶反映,他目前每天喂養1600籠左右,僅工人發現的統計數字為100頭左右,未發現的還不計在內。之前大多數是小海參吐腸,近幾天基本上都是2-3兩的大海參吐腸。用老薛的話講,心疼的象刀刮一樣,欲哭無淚!
據霞浦海參協會會長陳興生分析,由于今年海帶價格奇高,苗種、運費、人工等都比去年提高,造成今年海參的成本比去年高出不少,每斤海參長到成品,新添置的財產成本約180-200元,舊的財產約需150-160元。根據目前海參的生長情況,每斤成品參按70元估算,今年約有1/3養殖戶面臨虧本。
霞浦縣海參協會陪同楊求華博士現場了解海參養殖情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