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豆粕價格連續下調,但實際成交量并沒有因此而增加,下一步豆粕價格怎么走還不一定”,這一波價格猛漲太嚇人了,一個月的時間,漲了差不多1000元/噸。實際上在這波猛漲之前,豆粕價格已經在溫水煮青蛙地慢慢漲價了,只是幅度沒有2月份那么兇而已。
從飼料行業網的統計數據來看,2月份以來的豆粕價格,是過去幾年里的最高價,2016年3月份還是2500元/噸的價格,2017和2018年的3月份,豆粕價格都是3200元/噸的價格;到了2019年的3月份暴跌到2500元/噸的水平;2020年3月初漲到2800元/噸,2021年3月初漲到3750元/噸,2022年3月初漲到4800元/噸,最高報價一度達到5000元/噸。
2016年到2022年,3月初大宗飼料原料價格走勢
豆粕的漲價速度是火箭式的,過去一個月漲了1000元/噸,過去一年總體也就漲了1000元/噸,過去兩年漲了2000元/噸,過去3年漲了2300元/噸,即便是按平均值計算,每年將近800元/噸的上漲速度,在豆粕價格運行史上也是很瘋狂的。但與此同時,終端養殖戶的效益卻是沒眼看,養豬養雞大面積虧損,一些以養豬為主的飼料企業出百億的虧損數字;水產養殖品種盡管行情比往年要好,但養殖成本上升了,實際的盈利空間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大。
在這種情況下,無論是終端養殖戶,還是飼料廠,,面臨的壓力都非常大。于是就導致了終端采購需求大幅減少的現象,“之前豆粕一路上漲的時候,很多飼料企業干脆就暫停采購了,寧愿適當減少生產量,放緩生產計劃的安排,來減輕企業的壓力,”。水產養殖網了解到,很多飼料企業的采購部門對于短時間的豆粕價格繼續上漲并不看好,擔心采購多了壓力更大,從這幾天豆粕價格的表現來看,也似乎印證了這種擔心。
那么在這樣的僵持之下,豆粕價格下滑了,是不是意味著后期豆粕會繼續下跌?飼料廠和養殖戶的壓力會有所緩解?這個恐怕也不一定,尤其是現在諸多因素混雜的情況下,哪怕是跌到4000元/噸以下的價格,短時間感覺都太奢侈了。更何況除了豆粕漲價以外,其他各種飼料原料也在漲價。所以2022年,養殖戶大概率還是要背負太重的飼料漲價壓力。說不定過幾天,又會有一輪飼料漲價通知發出來了,如果有,一點也不要驚奇。
除了飼料漲價的壓力,今年養殖戶面臨的其他成本壓力也不低。比如說漁藥漲價,塘租漲價,人工漲價,還有部分苗種也漲價了。
漁藥漲價去年下半年就開始了,今年繼續上漲,消毒解毒類產品在養殖中使用量一直是非常大的。如果單從原料價格來看,消毒和解毒產品價格上漲已是事實,如果還有廠家沒漲價,要么是之前囤的庫存比較多,短時間還能扛得住;要不然就是動了質量了。還有個情況可能是,之前的賒賬太多了,直到年后還沒完全收回來,漲價了很可能影響回款率。對于養殖戶來說,漁藥漲價和飼料漲價是一個道理,原料漲價是擋不住的,如果說漲價之后能讓廠家穩定住質量,漲就漲吧,問題是在魚龍混雜的漁藥市場,價格上漲有時候并不能讓質量穩定啊,這才是最要命的。
塘租漲價也是比較普遍的。各種清退之后,養殖場地的租金也是水漲船高,尤其是配套好的場地,不漲價是不可能的。如果是已定的合同,一年下來租金一點不漲都算是燒高香了,很多合同里都約定了每年有一定比例的上浮。如果你新找的場地,你會發現想找之前價位的場地,配套條件就不能太奢望了,一些熱門養殖模式甚至出現了100%地漲。一個在山東濰坊養殖工廠化對蝦的山西老板告訴水產養殖網,濰坊央子地區之前2000方水體每年的租金是12萬元,到期之后直接漲到28萬元,“不續租的話,立馬有人接手了;日照那邊也是,水質條件好的話,一方水體的價格已經漲到150元了,太瘋了”。
人工漲價的事情,相信很多養殖戶朋友也有感受。工人要漲工資,最大的原因就是掙得不夠正常開銷了,養殖場常駐工人只要干得好,每年適當漲點屬于正常情況;如果是請臨時工人的話,費用肯定會更高,尤其是很多時候養殖場最忙的時候,碰上了大農忙的話,那費用就不用說了。而且每年都會有人因為年紀或者身體的原因沒辦法干下去了,而同時又不會有相應數量的新工人補充進來,養殖場“用工”供不應求的情況只會越來越突出,用工成本上漲也是必然的。
除了上述成本外,部分苗種漲價也不可忽視。盡管做苗種的人多了,但由于在選種要求、育苗技術等方面參差不齊的因素,優質的苗種數量并沒有同步增加,反而是劣質苗種多了,增加了養殖戶選苗成本。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以上多種成本上漲,可以理解成完全的市場行為,這是市場經濟運行的必然規律,沒人能擋住這種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養殖戶朋友如何應對?這是個很大的話題,下次有機會我們詳細再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飼料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