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程福兵已經起床了。他穿上防水皮褲,緩緩走下水塘,熟練地起籠、收網,一番操作后,一籠籠活蹦亂跳的青蝦便被倒進桶里,看著這些晶瑩剔透、個頭均勻的青蝦,程福兵的眼里充滿了希望。
程福兵是郎溪縣新發鎮東夏社區的居民,2013年,他看到了青蝦養殖的商機,隨后,在東夏社區承包了240余畝水塘,開啟了養蝦之路。
“我從事青蝦養殖快10年了,每年春節前后是青蝦上市高峰期,每天捕撈青蝦大約三四百斤,銷往全國各地,今年市場上青蝦價格賣到150元每公斤,收入應該還不錯。”程福兵說。
發展青蝦產業自然離不開農業技術的支持。新發鎮農技人員定期組織蝦農進行業務指導、培訓,邀請專家解決養殖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因為有鎮里農技部門的支持和指導,程福兵十年的養蝦之路走得很平穩。2018年,程福兵注冊了“逆舟水產”商標,開始走品牌化養殖道路。他的“逆舟水產”養殖基地2019年被評為無公害養殖基地,2021年又被評為市級示范家庭農場,他本人也被推舉為郎溪縣水產養殖協會會長。
生意越做越大,程福兵并沒有沉醉于一人富的喜悅之中,“自己富不算富,只有鄉親們都富了才算富。”做大青蝦養殖產業,帶領鄉親們一起致富成了他人生的新追求。“青蝦養殖不能機械作業,只能人工操作。”程福兵介紹,村里的一些弱勞力很難在外找到工作,為了提高他們的收入,就主動雇用他們來家庭農場干些雜活、零活。目前,家庭農場帶動當地群眾就業約60人次。
“這幾年,新發鎮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通過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水質有了明顯的提高,為水產養殖戶帶來了很大的好處。目前水產養殖在新發鎮有幾千畝的面積,通過青蝦養殖基地的引領帶動,促進村民增收致富,農村經濟駛上了‘快車道’。”新發鎮農業農村辦主任梅德琴說。(呂亞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