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蒼梧晚報:“今年全市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將突破40萬平方米,養殖規模和效益將領跑全省!
日前,我市海洋與漁業局的有關負責人向外界透露,今年全市海水工廠化養殖規模將再次擴容,其中六大珍稀魚類養大于捕,市場供應量已滿足本地需求,并且遠銷上海、武漢等大城市。
我市工廠化養殖起步比較早,從起初的小規模探索,到今天大規模推廣,已經積累了數十年的經驗。其中贛榆縣依托靠近海州灣的區位優勢,對上積極爭取國家、省市等有關部門專項資金支持,在全省第一家建起規;KB殖工廠。并在海洋漁類專家的悉心指導下,分別從菲律賓、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引進適宜我市海域氣候生長的鲆鰈魚、半滑舌鰨、鮑魚、對蝦、梭子蟹等六大珍稀魚類,進行自繁自養。隨著養殖技術的日臻成熟,國內海珍品魚類市場行情的不斷看好,轉向進行海水工廠化養殖成為該縣沿海漁民棄船、洗腳上岸增收新追求。
目前經過近5年的大力推廣,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已經由2萬平方米,增加到現在的38萬平方米,占到全市海水養殖面積的一多半,形成的養殖基地規模效應,在全省名列第一。
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處的有關工作人員介紹,5年前,全市居民對以上六大珍稀魚類的需求,主要依賴海洋捕撈,不僅數量稀少,而且零售價格昂貴,普通市民很少有機會嘗鮮。如今隨著海水工廠化養殖面積的不斷擴容、珍稀魚類上市量的大增,過去的供需格局已經被徹底打破,普通市民食用珍稀魚類已經很普遍。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