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淡水魚苗│爭創全國淡水魚種業創新試驗區
發布時間:2022/4/14 16:15:05 來源:海洋與漁業雜志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緊鄰西江黃金水道,區域內河涌水網發達,生態環境優美。九江水產養殖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魚花文化底蘊尤為深厚。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緊鄰西江黃金水道,區域內河涌水網發達,生態環境優美。九江水產養殖業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其魚花文化底蘊尤為深厚。目前,九江鎮水產養殖面積3.44萬畝,水產養殖年產量超10萬噸,全鎮現存魚苗場70多家,年生產淡水名優魚苗超過1000億尾,是國內重要的淡水魚苗產區和集散地。2011年,九江鎮憑借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無可比擬的地理優勢,被認定為“ 中國淡水魚苗之鄉”。淡水魚苗業作為九江的水產支柱性產業,一直是九江農業發展的重點工作。2020年,九江鎮站在新時代的高度重新明確水產業發展定位,提出打造“ 中國淡水魚種業名鎮” 和“ 粵港澳大灣區高品質水產養殖示范區”,以創建九江魚花產業園( 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為抓手,圍繞九江魚花,重點實施科技興漁、品牌興漁戰略,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現代化水平。
五百年淡水魚苗發展史九江鎮位于佛山市中南部,地處南海區最南端,水資源豐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所在的區域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熱量豐富。四季的主要特點是:春季陰雨連綿,雨日較多;夏季高溫濕熱,水氣含量大。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水文資源,使這塊土地非常適合養殖淡水產品,種植糧食、蔬菜、花卉和各種嶺南佳果,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九江鎮淡水魚苗產業有500多年的發展歷史,自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九江江河裝撈魚花已成產業體系,九江淡水魚苗業在當時已享譽全國。清朝《廣東新語》有記載,“魚花,細如針,一勺輒千萬,唯九江人能辨之。”魚花的捕撈、運輸、分辨、養殖,無不凝聚著九江勞動人民的智慧。目前,狹義的九江魚花特指產于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鎮的魚苗、魚種,廣義的九江魚花不單指該鎮生產的魚花,還包括為其提供配套服務的生產工藝、流程及其器材、工具,這是一套技術組合或者說是工藝流程,主要工序為撇魚花、數魚花和運輸魚花等,每一個環節都是獨門絕技,且唯九江人深諳其道并流傳至今。上世紀60年代,九江鎮率先突破和應用生態生理催產法先進技術,開拓了淡水魚人工繁育新進程。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人工繁育魚苗獲得成功,古老的江河捕撈魚苗方式逐漸被取代。特別是魚苗人工繁育經過近50年的發展,從傳統四大家魚的繁育到名特優新品種的選育,生產技術和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讓九江逐步發展成為全國知名的“淡水魚苗生產基地”。孵化量超千億尾自2011年被授予“中國淡水魚苗之鄉”特色稱號之后,九江鎮繼續發揮地域優勢,產業規模穩步發展,已成為國內重要的淡水魚苗產區和集散地。據悉,很多水產品種的產業是從九江起步的,譬如發展良好的鱖魚、加州鱸、生魚、臺灣泥鰍等,特別是2010年九江鎮聯合選育的加州鱸新品種“優鱸1號”,掀起了超過10年的養殖熱潮。近年,除了不斷引進試驗新品種外,2020年九江鎮再立項啟動一批主營品種的科研選育,致力于培優種質。據統計,九江鎮魚塘面積約3.5萬畝,全鎮現有魚苗場70多家(其中市級水產良種場4家,區級水產良種場5家),主要孵化品種20多個,合作研發的新品種1個,年生產淡水名優魚苗超過400億尾(連同四大家魚苗,合計產量超1000億尾)。九江近年主要孵化品種有30多個,包括傳統的青魚、草魚、鰱魚、鳙魚、鯽魚、鯉魚、鯪魚等,以及名特優品種加州鱸、生魚、鱖魚、黃顙魚、長吻鮠、墨瑞鱈、胭脂魚、烏蘇里江鮠、刺鰍、倒刺鲃、光倒刺鲃、大鱗鲃、寶石鱸、銀鱸、臺灣泥鰍、日本鰻、桂華鯪、廣東魴、鴨嘴鱘、禾花鯉、蘇丹魚、雜交鯰、各種錦鯉等。其中,加州鱸和生魚是九江主導品種,2020年,加州鱸苗約占全國產量的60%;生魚苗年產量約15億尾,占全國產量的35%-40%。另外,九江也是胭脂魚、烏蘇里江鮠、長吻鮠、桂華鯪、刺鰍等小眾品種的絕對優勢種苗產區。目前,九江淡水魚苗業從業者約2500人,每年到九江鎮采購的外地專業客商達3萬人次。除了國內市場,九江鎮的魚苗還遠銷日本、東南亞、非洲以及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創建九江魚花產業園九江鎮政府高度重視水產品品牌建設,不斷完善品牌發展戰略,打造了一批有價值的地方知名品牌。如推進申報九江鱸魚、九江生魚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認定省級“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水產種苗專業鎮、加州鱸品牌村(南金村)。2020年,九江鎮以打造“中國淡水魚種業名鎮”為發展目標,堅持發展現代淡水魚種業,通過創建九江魚花產業園(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現代農業產業研究院水產研究中心,加強淡水魚種質資源保護和利用,強化種業創新體系建設,提升品種創新能力,推進育種產業化運用,培育若干省級以上良原種場和現代種業企業。力爭到2025年,發展為全國淡水魚種業創新試驗區、全國淡水魚種業標準制定者和國家良種研發和擴繁基地。隨著九江鎮淡水魚苗業快速發展,全鎮培育壯大了一批淡水魚苗孵化企業、專業合作社和養殖大戶,解決了一大批農業閑余勞動力,同時帶動了廣大養殖戶,引領全鎮水產養殖從傳統的孵化方式向全產業鏈融合發展轉變,推動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在提高魚苗孵化效益的同時,開展健康生態養殖,提高了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九江鎮淡水魚苗產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十分顯著,苗種育種、孵化、繁育、養殖、運輸、銷售已形成產業化格局,產量產值逐年增加,已成為漁業增效漁民增收的優勢產業。九江鎮制定漁業品牌發展戰略,不斷活化“九江魚苗”集體商標實體應用,每年以媒體采風、評比活動、直播活動、豐收節活動等線上線下方式,組織專題報道,使得九江水產品牌知名度不斷提升。據透露,“十四五”期間,九江鎮將繼續把水產苗種業作為一個農業重點研究方向,通過優化產業功能布局,明確發展方向和路徑,到2022年基本形成現代要素聚集、生產方式綠色、農業質量提效突出、經濟社會效益顯著、聯農帶農有力的現代農業格局,做強做大做優魚花產業,輻射帶動廣東、華南,乃至全國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牢牢鞏固“中國淡水魚苗之鄉”領軍者地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