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四大海域全面禁漁,水產品價格能否迎反彈?疫情才是最大變數
發布時間:2022/4/27 16:40:40 來源:水產養殖網 編輯:黃姍
我來說兩句(0)
核心提示:從5月1日開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等海域即將開始全面休漁,生猛海鮮的供應量會受到影響,受此影響,養殖類水產品價格有望上漲。
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從5月1日開始,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等海域即將開始全面休漁,生猛海鮮的供應量會受到影響,受此影響,養殖類水產品價格有望上漲。不過考慮到目前疫情的影響仍然有些麻煩,所以價格能否大漲還是未知數,最終還是要看疫情的走勢。4月25日,新增本土病例2301例,新增本土無癥狀感染者15816例,共涉及上海、吉林、廣東、浙江、山東、黑龍江、江蘇、海南、江西、河北、四川、陜西、青海、山西、內蒙古、遼寧、安徽、福建、河南、湖南、云南、湖北、天津、廣西等地,涉及的范圍還是很廣的,華南華東華中華東東北西南等水產品主要消費區域都有影響,其中江浙滬影響最大,吉林遼寧市場影響也很大,這兩天江西北京新增病例對華北市場影響也不可小視。其他區域病例數量不算多,但局部管控也都在增強。過去幾年的5月份開始,都是很多養殖魚蝦價格上漲的階段,很多養殖戶都知道了“熱水魚”價格好的規律。尤其是去年無論是特種魚還是常規魚,價格上漲幅度都很不錯,草魚鯉魚漲到了歷史最高水平,鱖魚鱸魚黃顙魚等品種漲得也不錯。
不過今年目前的情況有些特殊,上海3月份開始有疫情,到現在仍然沒有明顯好轉的跡象,這對整個華東乃至其他區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再加上其他地區的疫情,總體來看,今年五一小長假的消費市場也沒辦法樂觀,旅游餐飲板塊受到的沖擊肯定是最大的。往年五一前一周的時間里,水產品價格都會多多少少有上漲,然后臨近五一前三天的時候,檔口批發商備貨會非常積極。今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批發商積極性受到很大影響,很多人的生意已經連續個把月一直很差,對于這個五一,很多批發商的信心降到了冰點。
至于說5月份以后沿海全面休漁,魚價會怎么走,這個最主要還是看疫情的發展。如果說5月份上海那邊能結束或者接近結束,也會對市場有很好的刺激作用,如果說5月份上海形勢比4月份好不了太多,那么不排除個別品種甚至會崩盤,比如說南美白對蝦。目前江蘇地區的小棚蝦已經達到了上市的規格,可以說幾千萬斤的小棚蝦整裝待發,但受多種因素影響,每天進入市場的流通量很少,“如果本來應該4月份進入市場的,壓到5月份上市,5月份情況還不好,那么4月5月應該上市的要壓到6月份,壓塘的蝦會越來越多,那將是非常可怕的”。
相對來說,池塘養的魚,延遲一個月兩個月不賣,最多就是消耗飼料,養殖戶要持續投入;但南美白對蝦不一樣,一個棚里的南美白對蝦規格越來越大,存塘承載的負荷越來越大,意味著風險就越來越大,“這兩年江蘇小棚蝦的密度越來越高,現在規格達到30條40條了,最好梳一下密度,要不然很難扛得住”。為了降低存塘蝦的風險,養殖戶也在積極想辦法做了很多工作。比如適當降低喂料量,降低存塘對蝦的生長速度;比如收購商收蝦積極性不高,一些養殖戶就想方設法自己叫車到市場去賣,盡管價格不一定能賣得很好,而且程序比較費事,但好歹也是有點利潤的,同時還降低了存塘蝦的密度,“今年是江蘇地區小棚蝦產業最難的一年,大家的日子都很難過”。附: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等海域伏季休漁時間表5月1日12時至8月16日12時,北緯26度30分至北緯12度的東海和南海海域(含北部灣)休漁,除釣具外的所有作業類型漁船,以及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均實行休漁。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北緯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黃海海域,除單一作業類型為釣具外的其他所有作業類型漁船,以及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小型張網漁船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8月20日12時)5月1日12時至9月16日12時,北緯35度至26度30分的黃海和伏季休漁實施海洋伏季休漁。伏季休漁期間休漁作業類型包括除釣具外的所有作業類型,以及為捕撈漁船配套服務的捕撈輔助船。其中,桁桿拖蝦、籠壺類、刺網和燈光圍(敷)網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8月1日12時;張網類作業除單錨張綱張網(帆式張網)外休漁時間為5月1日12時至9月1日12時。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