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業農村部公布了26個經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由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云南省水產技術推廣站、云南華大基因研究院、文山州水產技術推廣站、西疇縣養殖業服務中心聯合研發培育的新品種軟鰭新光唇魚“墨龍1號”在列,這是云南省繼滇池金線鲃“鲃優1號”水產新品種后又一個經國家審定通過的水產新品種。
軟鰭新光唇魚,隸屬鯉形目、鯉科、鲃亞科、新光唇魚屬。軟鰭新光唇魚“墨龍1號”水產新品種是以2007年從云南雞街河采集的野生軟鰭新光唇魚600尾個體為基礎群體,以生長速度和肌間刺為目標性狀,采用群體選育技術,經連續4代選育而成。在相同養殖條件下,“墨龍1號”與未經選育的軟鰭新光唇魚相比,24月齡魚體重平均提高30.27%,復雜形肌間刺占比下降16.4%,適宜在云南、廣東、廣西及東南亞等地區水溫8至26℃人工可控的淡水水體中養殖。
歷史上,軟鰭新光唇魚主要分布于云南的河口、江城、西疇及元江等地,目前僅在西疇縣保存有較大種群。為了保護該物種,2007年以來,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楊君興團隊相繼開展軟鰭新光唇魚的人工馴化、人工繁殖、胚胎發育等研究,并于2009年突破其人工繁殖技術,有效避免了該種群的滅絕。
據介紹,云南記錄有淡水魚類13目43科199屬629種,占全國淡水魚類種數的39.9%,其中土著種594種、特有種255種,均居全國首位。然而,云南漁業產量僅占全國的1%,水產種質資源優勢并未轉化為產業優勢。緊扣“緊攥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的國家戰略需求,楊君興團隊長期致力于土著魚類的深度挖掘利用和云南水產種業創新,選育的滇池金線鲃“鲃優1號”于2017年獲水產新品種認定,實現了云南省水產新品種零的突破;選育的軟鰭新光唇魚不僅肉質緊實,且外觀絢麗,在觀賞魚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兼具食用、觀賞、垂釣多重價值。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