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
中國水產養殖產量占全世界水產養殖產量的60%,連續33年居世界第一。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看來,我國水產養殖種類極大豐富,養殖水產品人均年占有量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巨大的市場需求是推動產業發展和育種創新的重要動力,為我國水產種業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需求側基礎。
豐富的水產品離不開大海的饋贈。與畜禽業不同,我國水產養殖業面臨育種難度大、種源質量有待提升等難題。胡紅浪認為,國家選出121家水產種業陣型企業進行扶持,按照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分類,是對水產種業的“精準扶持、聚焦難題、各個突破”。
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紅浪。受訪者供圖
01基本實現“中國魚主要用中國種”
Q:近年來我國水產種源自給方面有哪些突破?還有哪些“卡脖子”問題?
胡紅浪: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開啟大規模引種。據不完全統計,從國外引進水產養殖種類超過140種。近年來,羅氏沼蝦、羅非魚等種源實現完全自給,加州鱸、斑點叉尾鮰等實現大部分自給。水產養殖用種的種源自給率相當高,年提供苗種6萬億尾(粒)以上,基本實現“中國魚主要用中國種”。從全球看,我國在種質資源保存、常規方法育種、良種規�;庇葢醚芯亢图夹g推廣方面有領先地位。
不過,南美白對蝦種蝦、優質鮭鱒發眼卵(三倍體)、鰻鱺苗種等仍需依靠進口,種源面臨國外限制風險。尤其是南美白對蝦養殖規模大,一對種蝦市場價高達1000元,如果遇到外國企業斷供,蝦苗生產供應就會被動。
Q:我國水產種業企業目前發展情況怎樣?
胡紅浪:根據2021年水產養殖種質資源普查結果,全國水產養殖主體超過90萬家,其中水產種業企業1.9萬余家,出現廣東海興農、山東好當家、遼寧光合蟹業等一批育繁推一體化優勢企業。海南寶路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海興農集團有限公司、江蘇數豐、浙江南太湖等水產種業有限公司,分別在羅非魚、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等國內種苗市場占有率較高,有的在東南亞地區有一定市場占有率。
Q:水產種業陣型企業按照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進行分類,將解決哪些問題?
胡紅浪:破難題陣型中的物種有育種難度大、人工繁育技術未突破、規�;缂夹g尚未建立、種源依賴進口等問題。如青魚、草魚、鰱、鳙四大家魚存在育種周期長、經濟效益低且沒有企業愿意做育種等問題;補短板陣型聚焦有一定基礎但培育的品種市場占有率不高、部分種源還依賴進口的物種,如鱖、鱘、大黃魚等;強優勢陣型聚焦有較好基礎且品種市場競爭力強、有些還可參與國際競爭的物種,如鯉、鯽、羅非魚等。
此次篩選出不同陣型的優勢企業,通過給予分類指導、精準扶持,引導資源、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向重點優勢企業集聚,將做優做強一批具備集成創新能力、適應市場需求的種業龍頭企業。
02實現新品種培育“1到N”跨越
Q:我國水產種業發展還面臨哪些問題?
胡紅浪:水產種業商業化育種體系不健全,待解決。從育種技術看,大多數企業采用群體選育和家系選育技術,選擇進程緩慢,隨著多代選育,會出現生產性能提高緩慢和近交衰退等現象。從企業角度看,育種具有投資大、收效慢、風險高的特點,目前水產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尚未建立,對市場上出現的套牌侵權、無證經營、出售假劣苗種等問題缺乏有力監管;中小企業普遍滿足于苗種繁育環節盈利,研發能力較弱。育種創新不足,四大家魚產量占養殖產量四分之一以上,僅鰱有新品種。鯉和鯽新品種數量較多,但苗種價格低,市場銷售份額中占比很小。融資渠道狹窄,企業總體規模偏小。
Q:你對水產種業未來有哪些期待?
胡紅浪:從技術創新方面加強聯合攻關,提升育種技術水平,從實現“0到1”的突破,即實現育種技術的精準、高效,到“1到N”的跨越,即從一個品種的突破到多個品種的培育;加強機制創新,引導育種方向目標符合產業發展和市場需求,提高育種成果轉化率;加強制度創新,推進我國水產種業商業化育種體系建立和高質量發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