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烏魯木齊9月23日消息(記者 李昊軒 通訊員 沈愛花)眼下,正值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南美白對蝦批量上市。近年來,米東區不少村民依托當地的水資源條件,經過不斷地摸索養殖技術,闖出了鮮蝦養殖的“大市場”。
米東區羊毛工鎮協標工村,養蝦專業戶王敬輝和村民們正在蝦塘起蝦籠(央廣網發 沈愛花 攝)
在米東區羊毛工鎮協標工村,養蝦專業戶王敬輝和村民們正在蝦塘起蝦籠。
王敬輝說:“現在正是出蝦的高峰期,每天都有人來地頭買蝦,村‘兩委’和工作隊幫助打通了運輸渠道、‘線上’‘線下’幫忙銷售。目前產出的20噸南美白對蝦已銷售出去大半,到10月初就可以進行清塘消毒,為明年新一輪的養殖做準備。”
今年49歲的王敬輝10年前承包了村里的70畝地,開始挖塘養蝦。第一年,他進了55萬尾經過淡化處理的南美白對蝦蝦苗,但因為缺乏養殖技術和經驗,年底只產出8噸多活蝦,賠了本。
王敬輝并沒有放棄,跑市場、做調研、學技術,每天蹲在蝦塘邊從早忙到晚。“這兩年,從內地企業引進抗病率強的南美白對蝦蝦苗,5月初投放、9月中旬可成熟銷售,出蝦率也高。”王敬輝說,今年他家進了330萬尾蝦苗,畝產在570公斤左右。
養蝦是門技術活,王敬輝說:“我們線上線下邊干邊學,農技人員給我們很大支持,我們養蝦技術不斷提高,蝦苗成活率從最初的40%升到70%以上。”
米東區羊毛工鎮協標工村,王敬輝養蝦喜獲豐收(央廣網發 沈愛花 攝)
專業技術加上辛勤付出,換來的是豐收的喜悅。王敬輝表示,“這一季除去成本,凈利潤達30余萬元。”
創業養蝦喜獲豐收,讓附近村民羨慕不已,紛紛前來取經。村民馬瑞說:“他懂專業技術,也樂意教村民養蝦,我們愿意跟著他學,讓自己多一條致富的路。”
“今后要繼續把養殖規模產業化,發展帶動更多的村民致富,做一名真正的養殖‘新農人’。”談及未來,王敬輝充滿信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