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雷州流沙港7海里外的海面上,深遠海養殖平臺與大批深海網箱組成“方陣”,蔚為壯觀。
地處南海之濱,三面環海,湛江擁有廣東最長的海岸線。大自然稟賦,遼闊的海域孕育了豐美的物產,眾多水產企業也應運而生,發展壯大。
因海而生、向海而強!市場青睞的湛江水產,生意布局全球。
當前,湛江正緊抓RCEP實施機遇,構筑RCEP經濟圈乃至全球水產業高質量發展高地,打造國際水產品交易中心、國際水產品食品化工程聚集區。借大灣區建設東風,建升級版大灣區菜籃子供應保障區,發展水產品從漁場到餐桌到舌尖的全產業鏈工程,以市場化、工業化、數字化、國際化開啟湛江水產業的新時代。
到2026年,湛江全市水產產業鏈年總產值有望達到1000億元以上。
引領水產產業的重要風向標
有朋來湛,不吃海鮮是遺憾。生蠔、對蝦、金鯧魚等,不僅物美價廉,而且美味難卻。
湛江是我國水產品主要養殖和進出口地區,水產品總產量和總產值連續二十年位居全省首位。經過近40年發展,湛江已成全國重要的水產養殖、加工、流通和出口基地,形成了融種苗、養殖、加工、流通等環節,及跨飼料生產、生物藥物、裝備制造等多行業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年產值500多億元,從業人員100多萬人。
湛江水產產業的初步成功,為全省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湛江經驗”,也使得湛江成為引領水產產業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湛江擁有“中國對蝦之都”“中國金鯧魚之都”和“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三個水產國字號“金漆招牌”,擁有全國領先的冷鏈物流體系。對外,與東盟國家一衣帶水,處于RCEP成員國的中心地帶;對內,連通粵港澳大灣區、西部陸海新通道、海南自由貿易港。
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支持湛江加快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 打造現代化沿海經濟帶重要發展極的意見》,賦予了湛江陸海聯動發展重要節點城市、現代化區域性海洋城市的定位,明確要求湛江以建設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為契機,加快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打造陸海協調、人海和諧、向海圖強的海洋城市,支持湛江提升特色優勢產業競爭力,高標準建設深遠海海洋牧場,培育壯大深海網箱養殖優勢產業,積極扶持遠洋漁業發展。
升級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
"買全球,賣全球",國際水產采購基地成型成勢;國內十條蝦中有六條來自這里;生蠔獲得地理標志產品;深海網箱養殖總量全省第一……湛江水產產業交出這樣的成績單。
打造RCEP深藍經濟帶的中國特色水產生態圈。湛江基于園區建設集采平臺,將以國內和國際市場供給為導向,調整 RCEP、“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水產品進口結構,在更大范圍、更廣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增強水產品國際競爭力。
湛江市水產進出口企業協會秘書長岑堅告訴記者,打造全球水產產業高地,將助力湛江水產產業實現“雙千億”目標,有利于優化湛江現代農業產業結構。
湛江近年來加快水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已擁有水產加工企業200多家,出口認證企業39家,居全國前列,依托優質對蝦、金鯧魚、預制菜等特色優勢產業,進一步加快大灣區“菜籃子”建設。
數字化賦能海洋漁業
記者從廣東恒興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他們首創的智能池塘養殖系統已投入使用,實現養殖可視可控。該公司融合水產種苗、飼料生產、水產品養殖等數據,借助5G物聯網、智能硬件、APP等技術,推動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現代化轉型升級取得好成效。
全聯集采水產品(廣東)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探索數字經濟正攜手水產龍頭企業共建共享互聯網平臺,積極推動推動產業鏈供應鏈數字化升級。
湛江以工業化、數字化理念重塑水產產業鏈、價值鏈,完善提升從“養殖”到“餐桌”全產業鏈;以生態化理念實現水產產業發展高品質、可持續,打造水產行業“綠色標桿”。
目前,湛江正在規劃促進湛江水產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包括建設全國水產種業“硅谷”、建設全國水產綠色生態養殖示范區、建設湛江國際水產城、建設國際水產品交易平臺、建設中國水產中央廚房產業高地、支持湛江水產品牌建設、支持水產企業走向世界、建立健全服務體系、打造平安漁業、統籌水產產業高質量發展項目資金等方面。
多方合力創新驅動
近年來,廣東海洋大學聚焦我市水產種業振興、生態健康養殖和水產品精深加工等領域,引進著名水產養殖專家團隊,與湛江灣實驗室聯合攻關解決深水網箱養殖的技術瓶頸,并參與建設深遠海大型養殖平臺。其深度參與硇洲島海域、遂溪江洪海域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
湛江國聯水產集團副總裁陳漢認為,湛江具備打造全球水產業高地的條件,須圍繞水產品的競爭力、市場知名度和知名企業等方面發力。湛江已產生水產產業的知名上市企業,并形成加工產業聚集的趨勢。未來以水產加工為龍頭,聚力預制菜產業發展,驅動整個產業鏈轉型升級。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