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筆者走進道縣四馬橋鎮滴水營村生態牛蛙養殖基地,一畦畦覆蓋著黑色紗網的水池映入眼簾,蛙池內擠滿了肥嘟嘟的牛蛙,牛蛙按照個頭大小分在不同的養殖池里,有的從水里露出半個腦袋,有的成群結隊蹦跳著,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目前,第一批牛蛙在40天左右就能出欄銷售,由于其肉質鮮美、口感細膩,體內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市場需求量巨大。
“我們跟飼料廠簽訂一個協議,我們負責找場地包養,他們負責所有的產品全部收購,由他們自己銷售,你能養多少蛙,他們收購多少蛙,他們都包銷售,所以這個銷售這一塊我們是不擔心的。“牛蛙養殖基地負責人黃明鴻說道。
今年年初,福建客商黃明鴻在四馬橋鎮滴水營村流轉了58畝荒地和灘涂,投資160萬元建設了280個牛蛙養殖池,并雇傭了當地20多名村民在基地里務工。牛蛙養殖產業既解決了滴水營村長期以來部分土地閑置的問題,又讓當地村民能夠在家門口就可以實現就業增收。
“如果干一年,十個月算的話,一年他們也能搞大概有三、四萬到四、五萬的收入。”黃明鴻說。
近年來,道縣四馬橋鎮滴水營村充分利用水資源、地理位置及便捷的交通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推動村民增收致富和鄉村振興的關鍵支撐,今年通過引進福建客商發展生態牛蛙養殖,為滴水營村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一個新的發展渠道,也為當地村民增收注入了新鮮血液。
滴水營村村支書楊懷兵表示:“我們將繼續做好服務協調工作,發展牛蛙養殖這個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新的動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