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近年來,“錦鯉”一詞在網絡社交平臺爆火,成為幸運的代名詞。當一個人運氣突然好了一次,TA就會被說是“錦鯉附身”,如果一直好,便是“錦鯉體質”。
事實上,作為發源地,錦鯉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擁有了崇高地位,春秋時期常作為君王之間禮儀往來的象征。今天,觀賞魚已經成為休閑漁業的重要組成之一,在國內外擁有巨大市場,錦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據悉,高檔錦鯉池里的一尾魚,能賣到幾十萬甚至上百萬!
第二屆江蘇水產養殖高質量發展峰會舉辦之際,水產前沿與江蘇省漁業協會展開聯合調研,來到國內錦鯉種魚儲備最多、體系建設完整的蘇州蘇信觀賞魚有限公司(下稱“蘇信錦鯉”或“蘇信”),參觀公司坐落于蘇州吳江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蘇信錦鯉園,與總經理鐘藝深入交流。
蘇信錦鯉成立于2012年11月,已在蘇州望山、澄湖、花博園、吳江等地建成種魚培育、繁育、養殖、銷售等四個基地,其中吳江基地是公司設施最現代化、面積最大的生產基地,也是全國領先的水泥池錦鯉養殖基地,成功實現錦鯉溫室工廠化循環水養殖技術。
每一尾優質錦鯉,都需要經過層層考驗
“錦鯉、古鎮、蘇州,光是這些詞聯系在一起就讓人覺得韻味十足。”在蘇信錦鯉園,一尾尾色彩斑啦、身姿優美、體型壯碩的錦鯉吸引了調研團隊的目光。鐘藝表示,很多人可能只是單純覺得這些錦鯉的顏值很高,殊不知它們每一尾都經受住了最嚴格的篩選考驗。
據了解,每年4月中旬至5月上旬,錦鯉種魚進入繁殖期,一條魚單次可產出超20萬顆卵。水花長成為4cm左右的小魚苗后,它們將迎來第一次篩選,而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這樣的選育一共有三次。“錦鯉篩選的淘汰率極高,三次分別為95%、60%、50%,并且完全依賴人工進行。”鐘藝笑言,她曾經有過連續一個月每天堅持在池塘邊近12小時來篩選魚苗的經歷,由于需要仔細觀察魚的花紋、顏色等性狀,而魚苗還小,一天下來眼都花了。
據介紹,錦鯉評判的標準主要看三點,一是體色要鮮明,切邊(顏色交界處)明顯、不能有過渡色;二是看魚背上的花紋;三是看體型,好的體型就像“肉棍子”一樣緊實。各種比賽中,體型也往往占據近一半的分數。
初心——讓中國錦鯉游上世界舞臺
在蘇信錦鯉創始人袁建棟博士看來,錦鯉魚的文化一直伴隨著中國上下五千年,延續至今從未中斷過,這是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而令人惋惜的是,錦鯉文化雖然起源于中國,卻在傳播至鄰國日本后,于18-19世紀快速發展,觀賞性也大幅提高,著名品種“昭和三色”“紅白”等就是在那個時候誕生。
紅白女神,是蘇信錦鯉第一條封神名鯉,是第17屆鱗友會全場總合冠軍、第十八屆中國錦鯉大賽全場總冠軍,圖片來源:中錦錦鯉俱樂部
鐘藝表示,錦鯉市場最常見的是景點或者公園水池里五彩斑斕的錦鯉,這些魚在業內被稱為“土泡”,價格不貴且頗受大眾歡迎。但站在高端層面,國內市場基本被日本占領,尤其是近年國內的旺盛需求“炒熱”了日本高端錦鯉價格,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拍賣價格頻出。
培育國產高端錦鯉一直是袁建棟博士的奮斗目標。“之所以蘇信能夠成為國內錦鯉行業的頭部企業,是因為公司不僅僅是一個生產、銷售型的漁場,更肩負著為中國錦鯉解決優質種源匱乏問題、建設屬于自身血統體系,并在未來實現大規模生產繁殖,從而讓更多優質的中國錦鯉游向世界舞臺的使命,這也是公司創始人袁建棟博士的初心。”鐘藝自豪地說。

蘇信錦鯉部分明星種魚
水產前沿了解到,創始人袁建棟本科畢業于北京大學化學專業,于1998年從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畢業。雖然他在生物制藥領域很有建樹,引起國際學術界注意,但他還是擇了進入實業,從事抗病毒藥物和基因測序以及基因芯片方面的研發。2001年,袁建棟博士辭職回國創業,在家鄉蘇州市創辦博瑞生物醫藥(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9年在上交所科創板掛牌上市。
據悉,外界曾對袁建棟博士近年花費逾3000萬元用于購買和養殖錦鯉的個人愛好表示異議。他平靜地說:“我養的錦鯉,是基因突變定向培育的結果,需要用生物軟件對基因序列進行基因生物信息分析,過程同做創新藥物一樣具有挑戰性。”2020年,他通過全基因組測序(GWAS)篩選配種的改良型錦鯉名品——一尾90部阪井大正獲得第49回全日本總合錦鯉品評會大魚總合優勝。
90部阪井大正獲得第49回全日本總合錦鯉品評會大魚總合優勝,圖片來源:中錦錦鯉俱樂部
傳統錦鯉與現代科技相結合,
向冠軍漁場發起沖擊
鐘藝介紹,與家系法類似,高端錦鯉按照胎來生產、分類,比傳統統貨模式難度更高。種魚是國產道路上嚴峻門檻。“知名錦鯉也不一定就能產出優質后代,因此種魚極為稀少。在我們繁育過程中,一胎,甚至幾胎都可能出不了一條種魚。”
高端錦鯉需要時間的沉淀,圖為2020年阪井錦鯉血統圖,圖片來源:愛鱗說
近年來,蘇信錦鯉根據日本錦鯉血統,斥資近億元有序收集了阪井和大日等國際頂級漁場最高血統的種魚。截止目前,公司擁有全部從日本頂級漁場引進的超200尾可用于繁殖的母魚和超400尾公魚,是國內最大的種魚漁場。在大量優秀的基因庫基礎上,蘇信通過基因配對、繁育養成等生物方法,已經培育出一批優質的“國產錦鯉”。
據報道,蘇信此前還專門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魚類遺傳育種學家桂建芳,中國休閑垂釣協會會長魏寶振等專家“現場教學”,指導科學繁育。“魚類基因和遺傳學中,有很多奧秘和方法,將大量引進的優質親本利用如雌核發育等技術,讓優秀基因穩定下來,這是國產錦鯉走向世界領先的關鍵。”桂建芳表示。
“雖然我們跟日本的百年歷史相比還存在差距,但是這個差距正不斷縮小。事實證明,站在知識的高度,蘇信已經實現了錦鯉出品率和優良率的顯著提高。在錦鯉大賽中,來自中國的魚和來自日本的魚已經能夠同臺競技。但對我們來說,蘇信希望國產的錦鯉不是只能拿一個冠軍,而是能夠實現大范圍覆蓋,成為冠軍漁場,這也對我們的實力提出更高要求。”
鐘藝對此充滿信心。“公司對錦鯉的認知和繁殖水平絕對甩過全中國任何一家漁場。我們只有一個硬傷,那就是錦鯉需要時間成長。一條冠軍魚,首先要六年的生長時間達到90公分。不出意外的話,我們能夠在兩三年后擁有三五池真正的90公分魚。”
“錦鯉是中國乃至于世界的觀賞魚的天花板。不同于金魚、龍魚,錦鯉能夠實現大體化。古人常言,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當你的池子里面有幾條一米的魚,它們所帶來的沖擊感和美感沒有任何一條魚可以相睥睨。”
鐘藝表示,公司在做好種魚梯隊建設的基礎上,也盡量與外界分享這些優質血統的錦鯉。“錦鯉的玩法主要是拍賣和比賽,公司在積極開展線下營銷的同時,也在積極拓展電商領域。今年來,公司還積極開展各類直播,希望能夠讓更多人喜愛錦鯉、了解錦鯉文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