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的時間,5G智慧養殖試點、“百頃夜校”首個試點村、“一線四員六崗”服務群眾制度先行推出……一個個項目的出現讓百頃村成了創新創業的園地。“你看到的這些新玩意兒,離不開娟姐的努力。”村民根叔自豪地說起村里的黨總支部書記陳雪娟。
陳雪娟,至今已在農村基層工作超30年,從一名出納員,慢慢地成長,也逐步走進村民的心坎。自2020年5月成為村黨總支部書記,她任勞任怨、敢闖敢試、善謀善為,帶領村黨員干部為全村群眾干實事,干好事,積極推進創新試點,挖項目、找項目、爭項目,帶領百頃村成為鄉村振興中靚麗的風景。
敢想敢闖:搶項目,助產業
“人居環境整治是第一步,要想村民真正富起來,還要靠產業。”深知鄉村振興必須打好產業振興這一仗的陳雪娟,得知鎮里要開展5G智慧養殖試點項目,她奮勇爭先,多次調研村里的養殖情況,主動搶下這個項目,并發動村里的養殖大戶試行,推動百頃村成為新會區第一個推行智慧養殖的鄉村。
“現在盛行5G技術養殖,這個項目是大有可為的。不過起初很多養殖戶都不愿意去嘗試新技術,擔心會影響蝦塘的管理和產量,經過我們多次上門走訪,向村民們解釋5G信息養殖技術的具體情況,如今越來越多養殖戶支持我們。”如今,依托5G技術,蝦農能夠通過手機對水質進行實時的監測和遠程調控,極大地節省了勞動力、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保障了養殖效益。
為進一步發展養殖業,陳雪娟將目光瞄準了水質環境,投入了12萬元在宿列圍建設了一個小型水閘,并不定期對排灌主河道進行清淤疏浚,使養殖水源達到優質養殖標準,并對河道內、道路邊的水仙花、各種雜草等進行清除工作,極大優化了生產養殖環境。
“隨著我們村這幾年的環境變得越來越美了,成功地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回來村里養殖創業,村里養蝦產業也越做越強。2022年,百頃村魚塘發包集體經濟總收入比上一年增長了48.8%;預計2023年將對489.7畝到期項目利用“三資”管理平臺分3次進行網上交易,為村級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