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嫩味鮮的鯽魚,因為刺小又多而影響食用和加工,現在這個問題解決了。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黑龍江水產所)獲得了無肌間刺(肌間刺俗稱魚刺)可遺傳的鯽魚第三代群體,創制出世界首例無肌間刺鯉科魚類基因編輯新種質。該成果終結了50多年來肌間刺是否可選育的爭論,取得了我國水產育種領域的重大理論和技術突破。
記者從黑龍江水產所獲悉,自2009年起,他們在國內率先開展鯉科魚類肌間刺選育研究,采用分子選育獲得肌間刺減少20%的鯉魚第三代,證明了通過遺傳選育可減少肌間刺的理論可行性。
2018年,他們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鑒定到bmp6基因,使斑馬魚肌間刺完全消失,且不影響斑馬魚的生長、發育和繁殖,在國際上首次獲得無肌間刺斑馬魚突變體,并初步闡釋了肌間刺發育的分子機制。2019年他們將bmp6基因應用于鯉科魚類無肌間刺種質創制,2020年篩選到無肌間刺鯽魚子一代,2021年獲得無肌間刺鯽魚子二代,2022年完成了無肌間刺鯽魚規模化繁育,獲得發育正常的無肌間刺鯽魚第三代群體2萬余尾,無刺比例100%,證實了無肌間刺性狀可遺傳,創制出國際首例無肌間刺鯉科魚類基因編輯新種質。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在科技漁業方面,除了無肌間刺魚類育種研究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我省的鱘鰉、虹鱒、鯉科魚類繁育均已達國內領先水平,小龍蝦越冬、繁育養殖等試驗取得突破進展,黑龍江農墾震達興凱湖大白魚研究所被農業農村部列入國家種業陣型企業名單。
李紹戊 記者 李天池
圖片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提供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