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一年之計在于春。
這段時間,興業達海參孵化場總經理楊樹廣每天跟工人一起忙碌在對蝦養殖大棚里。見到供電“小黃車”遠遠駛來,趕緊撂下手里的活兒,微笑著迎接——國網盤錦供電公司的員工每次來,都是上門“義診”、幫助孵化場消除用電隱患的。

“現在每天出成蝦三千多斤,收購價每斤三十八塊錢,這一棟大棚一季能出五萬斤……”趁著供電員工排查隱患的間隙,楊樹廣喜不自禁地嘮起今春的收益。他從事海參、河蟹育苗20多年,孵化場現有20幾棟海參暖棚、200多畝河蟹池。去年11月,又新建了4棟大棚涉足對蝦養殖,反季上市銷售。如果市場穩定,每棟大棚全年收益在200萬元左右。
楊樹廣說,無論是對蝦養殖還是海參、河蟹育苗,全天增氧、控溫都離不開電,孵化場的日常運轉和工人的生產生活同樣缺不了電。一旦停電,損失不可估量——電,是大洼區二界溝街道和榆樹街道近300戶養殖戶的“命根子”!
近些年,國網盤錦供電公司根據國家電網公司對小微企業及一般工商戶的扶持政策,集中為這里的養殖戶新建了一批變壓器,確保電力充足、穩定供應,同時針對養殖規模的不同幫助養殖戶制定了應急用電預案,定期上門“義診”排患、開展用電安全培訓……所以,養殖戶的微笑迎接,是發自內心的安穩和感激。
在盤錦益仁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水稻育苗現場,企業負責人王巖見到上門問需的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員工,露出了同樣的笑容——企業從2015年開始發展水稻育苗產業,并與周邊農戶簽訂了水稻種植訂單。多年來,53棟育苗大棚、180畝育苗場區和近萬畝水稻種植區的智能控溫、機械化噴灌等用電設備的穩定運行,都是供電員工定期上門幫助企業運維。平時在用電方面如有急需,打個電話,“小黃車”很快就到。

今年,企業計劃進軍微生物肥料生產領域,并開始建設廠房。國網盤錦供電公司派出人員主動對接,通過現場調研協助企業形成合理化用電方式,指導企業建設自用自維用電設施,并根據企業的發展規劃制定了用電扶持方案……
在大洼區主打特色鄉村旅游的稻作人家民俗村,44間旅游民宿和10間文創主題民宿、1個文化宮、1座博物館的空調、電燈、電視、音響等設施的用電穩定,同樣得益于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員工的長期護航。
民俗村總經理李越說,近兩年,他們陸續完成了所有民宿的城鄉一體化改造,考慮到企業的用電需求和未來發展,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在改造過程中派駐人員全程提供合理化建議和指導服務,并為民俗村免費安裝了22個電表,完善了用電設施,提升了用電安全。
……
2021年以來,國網盤錦供電公司扎根鄉土、服務鄉親、振興鄉村,圍繞扶持發展鄉村特色產業,為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夯實電力保障。堅持鞏固提升農村電網與助力美麗鄉村建設并行,不斷提升服務質效——

2022年,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努力構建城鄉融合“一張網”,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地區高、低壓配電線路。新建10千伏聯網線路12條,配電臺區204套;新增變壓器容量40800千伏安,改造高壓線路6.27千米。公司所屬農村10千伏線路實現了配電自動化終端設備全覆蓋,農村供電可靠率提升至99.94%;
前不久,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將電力元素與地域文化有機結合,在盤山縣沙嶺鎮熱河臺村啟動了盤錦首座“電力愛心超市”,通過積分換物的方式引導廣大村民積極參與家園建設,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為美麗鄉村建設賦能充電;
與盤錦市農業農村局簽署“鄉村振興 電力先行”戰略合作協議,細化項目清單,優化農村供電服務,推動農業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打造電力服務鄉村樣板工程。
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國網盤錦供電公司以助推鄉村產業振興發展和保障重點產業鏈平穩發展為切入點,將鄉村振興供電保障服務延伸至糧食集散和精深加工產業鏈,主動對接調研、細致分析,幫助益海嘉里(盤錦)食品工業有限公司通過調整用電方式,每月節省電費支出近7萬元;中儲糧油脂工業盤錦有限公司同樣受益于此,每月節省電費支出萬余元……
2023年,國網盤錦供電公司將繼續立足服務鄉村振興,全力構建電力便民服務體系,全力打造“半刻鐘”服務圈、推行“固定+流動”服務模式,為推進鄉村振興再添新的“電動力”。
一春之計在于勤。
國網盤錦供電公司用勤于登門、勤于問需、勤于主動對接、勤于以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為導向調整方向的真誠姿態,以優質高效的供電服務和細致全面的電力保障,為全市鄉村振興大局貢獻了來自電網企業的智慧和力量。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