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正昌集團隆重召開2022年度總結表彰暨2023年度目標任務動員大會上,一則消息引起了水產前沿的注意:“推行全新的企業經營管理辦法,特設立經營管理團隊(EMT)……聘任郝昀女士為糧機股份EMT主席,帶領糧機股份全體干部員工齊心協力,為實現正昌第二個百年輝煌繼續奮斗。”
記者了解到,郝昀女士是江蘇正昌集團董事長、實控人郝波先生之女,進入正昌已接近15年,此前長期擔任上海正昌國際機械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并負責正昌國際市場業務。本次被任命為EMT主席,也被外界解讀為是“創二代”郝昀的正式接班。
正昌集團副董事長、糧機股份EMT主席郝昀女士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的“經營管理團隊(EMT)”是農牧行業企業的新鮮詞,也是通訊行業龍頭企業華為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日前,水產前沿專訪了郝昀女士,邀請她談談正昌對水產業務的定位,海外市場的開拓經驗以及正昌管理模式的變革。
加碼水產
以技術推動行業發展
記者:回顧正昌近年發展歷程,有哪些引領行業的創新點?
郝昀:在疫情等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下,正昌2022年頂住市場壓力,經營情況保持穩步向上態勢。具體到水產板塊,2021年至今,國內水產飼料市場容量保持增長趨勢,越來越多的飼料企業開始尋求升級現有生產線,或上馬新的飼料工廠項目。受益于“大食物觀”的建立和人們對魚蝦等優質蛋白質的需求不斷增長,人們對水產養殖的發展前景普遍看好,正昌也在不斷加碼對水產的投入。
近幾年,正昌收獲了很多設備技術上的突破和改進,如膨化機,烘干機,真空噴涂系統、制粒機、粉碎機等,也與以海博集團為代表的眾多客戶開展項目工程合作。
具體來說,作為以飼料工業為主體的飼料設備和整廠工程系統服務商,正昌在多方面進行創新,部分亮點如下:
第一,技術領先。如正昌制粒機從2018年的時產75噸突破到2022年的時產85噸,并計劃在2025年達成時產100噸;2021年,正昌投入8000萬元成立水產寵物設備實驗中心,專業致力于水產&寵物裝備和飼料加工的模擬、分析、評估和驗證設備及工藝;2023年3月,正昌三款飼料、糧食新裝備通過省級鑒定,分別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水平、國際先進水平、國內領先水平。
第二,跨行業布局。2020年,正昌成立專注于寵物健康品質生活的正昌寵糧工程公司,牽手乖寶、小頑童等行業TOP企業,以穩定可靠的智能化寵食裝備和高效精準的系統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提升產品競爭力。
第三,在復雜的國際環境下逆勢發展。2020年,正昌收購巴西Equipar公司,增強在南美市場的服務生產能力。在疫情最嚴重期間,正昌工程服務團隊按時高效完成白俄羅斯最大農工綜合、阿拉山口愛菊等多個精品工程項目,獲得行業客戶的廣泛好評。
記者:在客戶持續服務方面,正昌有哪些動作?
郝昀:作為設備制造商,正昌關心客戶的痛點在哪里。在水產行業,正昌一直致力于攻克水產飼料生產及養殖企業所面臨的難題,控制飼料在水中的懸浮情況、溶釋率要求,以及水產動物苗料對小粒徑飼料的工藝要求等生產時的痛點難點是公司最關切的,正昌將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現有技術優化和新技術研發。
近年來,飼料加工領域數字化、智能化不斷創新發展,飼料企業對生產管理各項數據的收集、挖掘、可視化、風險機會分析、追溯等需求日益提升。正昌對此已經提前預判、布局,并圍繞客戶產品品質提升,根據市場需求動態調整,與客戶開展聯動,為全球農牧企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總結提供成熟解決方案,并建設了一批樣板工程。另一方面,隨著人力成本不斷提高,正昌也在幫助飼料工廠提高單人效率,促進運營少人化、無人化。
進軍海外
憑質量響應“一帶一路”號召
記者:我們了解到,您之前負責海外市場。能否介紹下海外的情況?
郝昀:就整個飼料工業而言,人口和經濟是影響工業發展程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從市場容量來看,根據正昌多年海外開拓的經驗,東南亞、南美、中東等人口相對密集、有一定經濟基礎的地區發展潛力巨大,尤其是近年東南亞經濟的快速發展催生了當地社會對肉制品需求的提升,市場容量迅猛提高。
從市場競爭力角度分析,目前,能夠提供一站式專業化的解決方案是很多客戶對服務商的要求,但全球范圍內能夠開展從工廠設計到生產,從安裝到調試,到最終投產的一條龍的行業企業并不多,且大部分集中在國內。歐洲的很多先進企業也僅僅是聚焦于某一設備(如制粒機、膨化機)或單一的工程設計/建設公司。
同時,中國飼料工業發展四十余年來,已經從以量取勝發展到以質取勝的階段,并重點致力于環保和可持續發展。因此,憑借質量穩定、能夠確保連續生產、富有性價比的產品,中國的設備服務商已經成功打開國際市場。
當然,國內設備企業出海路上也存在品牌影響力弱的問題,除了文化接近程度相對較高的東南亞市場,其他國際市場對中資企業的認知普遍較少,認為中國產品通常與“價廉、低質”聯系在一起,因此需要更多的品牌宣傳和樣板工程支撐。但我相信,依靠中國人的勤奮品質,在質量認同的基礎上,國產設備在國際市場將會有極大的競爭力。
白俄羅斯農工綜合體項目——45萬噸小麥、玉米、高粱等物料倉儲物流工程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一行參觀正昌飼料工程現場
記者:能介紹下正昌的海外最新發展進度?
郝昀:作為以飼料工業為主體的飼料設備和整廠工程系統服務商,正昌是中國最早出海的企業之一,先后成立上海正昌國際公司和正昌巴西公司,并于2020年全資收購南美大型機械制造公司——Equipar。
在這一系列的深耕細作中,正昌這幾年的業務也取得了爆發式的增長,目前已經服務國際客戶3000多家,其中承建工程2300多例,單機項目15000多例,服務客戶遍及世界各地。截至目前,來自海外市場的業務已經占到集團業務總量的30%—40%,最高超50%。
其中,白俄羅斯項目作為“一帶一路”上最大、最先進的工程之一,正昌負責承建了其中的“百萬噸級飼料工廠及配套設備和45萬噸糧食筒倉”,并受到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多次贊揚。
創新管理
用團隊續寫“百年老店”傳奇
記者:我們注意到,您現在的頭銜是“正昌集團副董事長,糧機股份EMT主席”,什么是“EMT”?作為一名“創二代”,新時代下,您將如何帶領正昌轉型升級?
郝昀:2004年,華為取消了沿用10多年的總裁辦公會議,升級為EMT經營管理團隊。華為的EMT(Executive Management Team,即經營管理團隊)由董事會委任,成員多與董事會成員重合,執行公司日常經營管理工作,是公司日常經營的最高責任機構。這意味著,華為的COO(首席運營官)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隊,共同商討,集體決策。
在我看來,80年代的管理者可以在時代發展的背景下依靠較短的決策層做出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而目前全球經濟、政治等不確定因素較多,飼料工業的全球化發展也將面臨眾多挑戰,單一靠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很難做到面面俱到。
我們打心眼里認為,華為的業務和市場模式與正昌具有極高的相似點。通過借鑒華為的EMT管理制度,我們將更注重決策團隊的建設,利用團隊的力量,增強團隊的決策能力,利用團隊的智慧,共同推動企業前進。
新的團隊在國內和國際市場上都會有許多的思路和模式創新。我們將以國際化的視角來管理要求整個集團,從基礎的形象展示到高級的客戶跟蹤,全流程打破國內、國際業務的壁壘,謀求管理架構扁平化和員工視野全球化,為集團帶來一些新的東西。
新的團隊架構并不一定需要帶來翻天覆地戰略變化,作為成立于1918年的專業的水產設備及工程系統服務“百年老店”,正昌將立足中國,繼續堅守對飼料工業發展的責任和初心。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國內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