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聚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
世界漁業看中國,中國漁業看廣東。近年來,廣東水產養殖業發展迅速,全省漁業資源豐富,各類水產品總產量、水產苗種產量和水產養殖產量持續穩居全國第一,成為全國水產品和水產苗種生產與銷售的重要集散地。當前,廣東各地正在全力構建一條從種業、養殖、裝備到精深加工的現代化漁業產業全鏈條,加快把漁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激發全省水產養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擁有華南地區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萬綠湖)的河源市,境內江河溪圳遍布,豐富的優質水資源和優越的自然生態環境,為當地水產養殖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近日,記者走進位于九連山脈的連平縣元善鎮大埠村和上坪鎮石陂村,發現當地的水產養殖產業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許多外出務工的青年人紛紛返鄉踏上“龜”途,在邊遠偏僻的小山村翻起“致富浪”。
連平縣元善鎮大埠村大自然龜鱉養殖場一角
02
打工小伙變成當地龜鱉行業領軍人物
“我原來是一名外出務工青年,打拼數十年后開始龜鱉專業養殖。”連平縣元善鎮石龍村創業青年劉文鋒告訴記者,在外闖蕩多年的他最終選擇回鄉創業,與農業結緣。
1999年秋,剛滿20歲的劉文鋒獨自前往廣州市區務工,在廣州奔波一年后,劉文鋒發現廣州的民營企業遍地開花,許多老板也是創業致富,置身其中不禁有所觸動。他一邊打工一邊思考:廣州的企業很多創始人也是白手起家,我為什么就不能像他們一樣呢?在萌發了創業的念頭后,劉文鋒思慮再三后選擇返鄉。回鄉后劉文鋒先后開過早餐店、家電修理店和日雜店,最終聚焦水產養殖業。2006年,劉文鋒租塘20多畝養殖四大家魚,后來他和妻子謝慧密發現龜鱉養殖的市場前景,于是2009年開始改養龜鱉魚,并慢慢摸索出一套養殖經驗。
“國家近年對水產養殖提出了‘生態健康養殖’的新要求,我發現家鄉相鄰的大埠村樓下屋,山上流著源源不斷的山泉水,非常適合龜鱉養殖。”2015年冬季,劉文鋒夫妻倆在連平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技術人員的引薦下,決定在山清水秀、氣候適宜的大埠村租地110多畝成立龜鱉養殖基地,同時利用九連山上的山泉水養殖龜鱉魚。2016年春,劉文鋒成立了連平縣大自然養殖專業合作社,并投入1000萬元,同時聘請了6名技術人員,開始大規模專業養殖龜鱉魚,劉文鋒也由此成為了村里的養殖能手。如今,劉文鋒夫妻創辦的連平縣大自然養殖專業合作社年銷售額達800多萬元,帶動周邊近300名村民增收,他也因此成為當地龜鱉行業的領軍人物,其合作社也被評為“國家級水產健康示范場”。
劉文鋒夫妻倆
03
龜鱉深加工產業帶動更多村民致富
劉文鋒介紹,在取得龜鱉養殖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他組建的合作社帶動了更多的村民發展龜鱉養殖產業,讓小山村及其周邊村鎮的龜鱉養殖業做得“風生水起”,在九連山下激起層層“致富浪”。
“短短數年時間,連平縣便發展出17戶龜鱉養殖戶。”劉文鋒告訴記者,其基地主要是養殖甲魚(鱉魚)、草龜以及孵化種苗,基地還配套有孵化房、育苗池、保暖育苗池塘,常年生態養殖有甲魚30多萬只,草龜10多萬只。此外,還有2萬多只母種群甲魚、草龜,每年能孵化苗種約20萬只。
“養龜有深加工產品,企業便有了盈利。”劉文鋒說,他的公司引用九連山溪水蘊養出生態龜鱉水產品,并深加工出系列優質龜產品比如龜苓膏等。為打開市場銷路,合作社還在連平縣城東園街開設龜鱉產品直銷店,將基地生產的甲魚、草龜、龜鱉制品、龜苓膏以及當地的土特農產品,通過電商平臺,源源不斷地銷往全國各地。如今,劉文鋒在當地身兼數職,他既是連平縣大自然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董事長,又是連平縣政協委員、元善鎮石龍村黨支部副書記。
劉文鋒稱,2018年至2019年期間,合作社根據當年的政策,以互利共贏形式,元善鎮77戶群眾共180多萬元資金入股其合作社,每年10%的回報率分紅18萬多元。南山區教育局扶貧油溪鎮興中村扶貧產業,也入股本社110萬元,每年分紅10萬元給油溪鎮興中村集體。合作社同時向連平縣及周邊水產養殖戶提供種苗、飼料、技術培訓養殖戶,帶動水產養殖戶養殖龜鱉,提高水產養殖經濟效益。此外,劉文鋒還幫助當地大學生和務工返鄉青年養殖龜鱉朝著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為當地鄉村振興出力。由于成績突出,由劉文鋒組建的連平縣大自然養殖專業合作社先后被評為“河源市菜籃子基地”“河源市農民合作社示范社”“省級水產健康示范場”和“國家級水產健康示范場”。
據連平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曾少藝介紹,在龜鱉養殖戶劉文鋒的影響和帶動下,全縣擁有50畝以上的水產養殖戶累計37戶,散養戶3500多戶,其中有17戶為龜鱉專業養殖戶。曾少藝稱,當地政府部門近年根據各村鎮水產養殖的具體情況,對養殖產業進行了轉型升級改造,打造出新型水產養殖模式和業態,不僅讓水產養殖業有了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而且還吸引了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水產養殖行業中來。
04
廣東從事水產養殖優勢明顯
“廣東氣候溫和,大部分地區一年四季如春,而且山區水質好,十分適宜龜鱉養殖,這是廣東能夠成功養殖龜鱉魚的自然環境條件和優勢,也是廣東各類水產品總產量、水產苗種產量和水產養殖產量持續穩居全國第一的原因之一。”連平縣上坪鎮石陂村甲魚(鱉魚)養殖戶謝生接受記者采訪時稱,他之所以選擇在上坪鎮石陂村養殖甲魚,是因為自己看上了村里純凈的山泉水和無污染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其養殖的健康綠色的甲魚成品在市場上供不應求。
謝生稱,他在村里養有40多畝甲魚池塘,能年產20多噸甲魚,水產品除部分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外,多數成品甲魚銷往華東地區。謝生告訴記者,2020年1月前,連平縣龜鱉養殖戶最多時發展有40多家,后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縣僅剩下目前的17家,不過,隨著當前經濟的復蘇,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龜鱉養殖戶加入到養殖產業中來,在九連山脈必將翻起層層疊疊的“致富浪”。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