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化+循環水+智慧養殖助力海鮮陸養,一年四季"恒溫"產蝦
養殖基地里,陸禹發正穿著水褲在室內水池里捕撈南美白對蝦 他穩穩托住胸前的漁網,網兜里的鮮蝦活蹦亂跳
仲夏六月,蝦肥人笑。位于沿溪鎮大光圓村的南美白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迎來了豐收,基地生產技術負責人陸禹發穿著水褲在室內水池里捕撈南美白對蝦。陽光下的南美白對蝦色澤清亮透明,個頭均勻,這標志著今年的第二批南美白對蝦捕撈上市了。
“我們打撈出產的這批蝦長10—12厘米,殼薄體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看著活蹦亂跳的鮮蝦,基地負責人徐大鵬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他介紹,這批蝦是今年3月投放的蝦苗,共有10萬尾,第二批產量約有2000斤。
深山出海味
2000斤鮮蝦肉嫩味甜
“嘩啦……嘩啦……”還未進入養殖車間,記者便聽到群蝦有節奏的跳動聲。經驗豐富的陸禹發屏氣凝神,穩穩托住胸前的漁網,一搖一甩一帶,接連不斷的鮮蝦破水而出,飽滿的蝦身晶瑩剔透。
“我一直對大棚養蝦充滿了好奇,今天過來看看,打算買一些帶回去給家人和朋友嘗嘗鮮。”看到鮮活透亮的蝦子,附近的村民紛紛前來購買。
“這批蝦是今年3月投放的蝦苗,共有10萬尾。新購買的蝦苗要在標苗池子里待上一個月,再進行分苗,每隔4個小時就要投放一次蝦苗專用料,每天5餐。”徐大鵬介紹,現在南美白對蝦分為4個池子養殖,經過3個月的喂養,第二批產量約有2000斤。
今年47歲的徐大鵬家住長沙市芙蓉區,大學畢業后,他從事過國際貿易工作,也創辦過游戲網絡公司,但都未果。經過深思熟慮,他決定養殖南美白對蝦。2020年10月,徐大鵬注冊成立湖南寰洋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落戶沿溪鎮大光圓村,流轉50畝土地,投入500余萬元,建起了南美白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這里水質好、遠離污染,交通也很便利。”
與傳統的土塘子和露天式的養殖模式不同,南美白對蝦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基地不僅有標準的室內外養殖車間,還有建在田間地頭的實驗室。徐大鵬高薪聘請了水生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學專家、博士邵華為基地技術團隊負責人,并帶領團隊前往沿海地區考察了大半年,與湛江國聯水產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從美國等地進購種苗,在海南、福建等地完成配種后,轉移到內陸養殖。
“蝦苗來了,就需要我們嚴格把控池水和環境,在更合適的條件下進行蝦苗養育。”徐大鵬告訴記者,通過一年的反復實驗,基地成功探索出工業化+循環水+智慧養殖的模式,實現了南美白對蝦淡水化、本土化零污染養殖。
科技賦能養殖
一年四季“恒溫”產蝦
走進養殖車間,數臺設備正在轟轟作響,通過微濾機、蛋白質分離器、自動化水體凈化設備等科技設備,水池里的“海水”可實現循環利用,給南美白對蝦提供穩定、適宜的生長環境。
“循環水養殖的蝦不僅綠色環保、產量高,而且品質優良。目前,養殖車間一年可養4茬,蝦苗在基地喂養3個月就能上市銷售,一年四季都可以供應市場,市場出貨價為每斤35—40元。”陸禹發說。不僅如此,每個車間還布有加熱管道,能在冬季為南美白對蝦提供最適宜的養殖溫度,實現一年四季恒溫。陸禹發介紹,南美白對蝦養殖溫度不能超過30℃,夏季要通風降溫,冬季要加熱升溫。
去年以來,養殖基地還新增了加州鱸魚和馬可魚,根據時間差異、生態位差異,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實現蝦魚接力輪養模式。“未來我們將復制推廣瀏陽基地的成功模式,實現一個基地覆蓋一個城市,致力打造年產100萬斤以上的蝦魚產業綜合體,促進村民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談及未來,徐大鵬信心滿滿。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