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三點
在興慶區掌政鎮堿富橋村的紅柳林農場內
水產養殖戶楊新利
正在水塘里下簍子
打撈他所養殖的南美白對蝦
過磅稱重后這些蝦將發往海鮮市場
楊新利介紹
這個時間捕撈
在經過簡單的保鮮存儲后
七八點鐘
這批南美白對蝦就能夠
活蹦亂跳得被裝到消費者的菜籃子里了
“咱們黃河水養出來的南美白對蝦殼薄體肥、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非常受歡迎,一斤蝦能賣35-45元左右,用冰袋和冷藏箱進行封裝運輸,能讓蝦存活2-3個小時。”楊新利說,養了近3個月,現在這批蝦正是上市的最佳時節,今年他養殖了80畝蝦,畝產量能夠達到500多斤。
1993年起,楊新利便開始從事水產養殖了,與現在不同的是當時的楊新利主要養殖各類淡水魚,但隨著成本的增高,養殖淡水魚的效益越來越差。2012年,在機緣巧合下楊新利接觸到南美白對蝦,為了解決蝦從海水到淡水生存環境變化后的養殖難題,他連續三年奔波于海南、福建、浙江等沿海城市,選擇品種優良的蝦苗,在當地規模較大的養殖基地內一邊打工干活、一邊和當地“養蝦能手”取經學習養殖技術。
“養蝦的第二年,看著自己養的蝦一天天地長大,我和妻子的心里是說不出地期待和激動,甚至有時候半夜還會跑到水塘邊看看蝦的情況。”楊新利告訴記者,但意外還是發生了,就在臨上市的前幾天,他養的蝦在一夜之間全部死光了。
“出去學習到的只是理論知識,真正用黃河水養殖南美白對蝦實踐起來還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開始養蝦的前兩年,楊新利賠掉了50萬元家底,但不服輸的他反而更是一頭扎到了黃河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研究當中,“越失敗,就越是要研究透徹。”為了調節出適合蝦苗生長的水體,他吃飯睡覺都在淡化車間里,經過上百次嘗試,逐漸摸透了里面的門道。“25℃--28℃是適合南美白對蝦生長的最佳溫度,水質pH值要在8.0--8.6之間,池塘中的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保持正常,才能提高南美白對蝦苗的成活率……”如今談起南美白對蝦的“養殖經”,楊新利說得頭頭是道,“這也多虧了我們興慶區農水局的大力幫助,從我開始養殖南美白對蝦時,農水局的工作人員便不斷為我們提供各種政策支持以及技術指導。”
“明年我打算擴大些養殖規模,同時準備開辦一個免費的小型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培訓班,對養蝦感興趣的人都可以過來一起探討。”楊新利站在水塘邊看著活蹦亂跳的蝦群,露出質樸的笑容,現在生活好起來了,希望能夠帶動更多的村民過上好日子,同時也能夠讓我們黃河水養出的南美白對蝦品牌化、走出寧夏。
近年來,興慶區高度重視漁業產業發展,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緊緊圍繞生態保護、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按照漁業調結構、轉方式、治尾水、促轉型的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設施漁業、生態漁業和休閑漁業,示范推廣南美白對蝦、河蟹、加州鱸等名優品種標準化養殖,目前,產業布局日趨合理,產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漁業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和綜合利用,有力的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步伐。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